宋代/

厉文翁

厉文翁,字圣锡,号小山,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以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知绍兴府。二年,改知庆元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再知绍兴府、临安府。景定元年(一二六○)为两浙制置使。二年,除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致仕。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今..►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吴季先

吴季先,临川(今属江西)人(《梅仙观记)。►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尹恕

尹恕,安成(今江西安福)人。官行人(清同治《武宁县志》卷三七)。►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方孝能

宋兴化军莆田人。曾任提举官。与郑伯玉、陈琪人称“三贤”。►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文天祐

文天祐,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祥弟。从天祥军抗元。端宗景炎三年(一二七八)海丰兵溃,天祥被执,天祐死难。事见清同治《庐陵县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包拯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廉洁..►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王黼

(1079—1126)宋开封祥符人,初名甫。字将明。徽宗崇宁间进士。多智善佞,累迁左司谏。因助蔡京复相,骤迁至御史中丞。宣和元年,拜特进、少宰,势倾一时。后执政,苛取四方水土珍异之物,据为己有。时朝廷欲结女真共图辽,黼赞之,遂大肆搜括民财,计口出钱,得六千余万缗,竟买空城五六而奏凯,进太傅。钦宗即位,诛死。►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何士昭

何士昭(一○六九~一一一九),馀杭(今浙江杭州西北)人。师上清大洞胡处邦为道士。徽宗政和间被旨典宫事,赐度牒三百道。重和元年十二月五日卒,年五十。赐号冲靖大师。事见《洞霄图志》卷五。►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高载

(?—1216)宋邛州蒲江人,字东叔。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于书无所不读。累仕摄丹棱令,调泸州录事,入范子长幕府,朝夕讲学。后知灵泉县,有声。母丧哀甚卒。► 0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厉文翁(宋代) 吴季先(宋代) 尹恕(宋代) 方孝能(宋代) 文天祐(宋代) 包拯(宋代) 李廌(宋代) 王黼(宋代) 何士昭(宋代) 高载(宋代)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