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代秋情

李白 〔唐代〕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分别才几天,门前就长满了野稻与冬苋菜。
秋蝉在梧桐树上不停聒噪,从日出叫到日落,声音凄凉。
秋天的露水把萤火虫打湿,严霜将兔丝草枯萎。
反正也没人看,不妨把紫色绣裳掩严实了,想你就哭,和着蝉声,从早哭到晚。

注释

注释
穞:野生的稻谷,穞,自生稻也。
葵:冬苋菜,《广雅》:葵,菜也,尝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
寒蝉:蔡邕《月令章句》: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聒:聒噪、吵闹。
兔丝,蔓草也,多生荒野古道中,蔓延草木之上,有茎而无叶,细者如线,粗者如绳,黄色,子入地而生。初生有根,及缠物而上。其根自断,盖假气而生,亦一异也。
罗袂: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

赏析

  此诗作年不详。诗以拟代独处之思妇口吻写秋日思情,诗中描画秋日萧瑟景物以衬托伤感气氛,以景寓情,相思之深见于言外。另外此诗用自然景象极写别后的凄凉、寂寞与悲哀的心情。情景交融,十分完美。

  首句写离别时间短暂只有几日,而主人公感觉十分漫长,认为门前已长野草,道出主人公度日如年的殷切思念之情。

  第二、三句通过写寒蝉、白露、清霜等描画出秋天的萧瑟、肃杀、凄冷,从而写出主人公的凄苦心情。白露、清霜一句对仗工整、描写细腻如画,想来主人公生活在离别的痛苦中,耳中所闻、眼中所见皆勾起自己的思念忧伤。

  末句写主人公独守空房、长啼无尽。“空掩紫罗袂”叙述主人公身穿华丽服饰其雍容华丽却无人欣赏,只能掩严实自己的服饰。“长啼无尽时”刚好与次句的“日夕长鸣悲”相呼应,且在啼哭时间上要更久长一些,把离别后的悲伤写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纵上所述,本诗有诗意、有境界、有情感,处处充满缠绵、委婉,在闺怨诗里面,艺术水平是很高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白

李白

  诗友挚情   ●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 992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一

王质〔唐代〕

黔郡随山壤,卢溪上水舟。双眸长不夜,两鬓未全秋。制锦宁伤手,鸣琴自点头。武陵花赏遍,安稳上瀛洲。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赠

司空图〔唐代〕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韩湘

姚合〔唐代〕

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难为间其辞,益贵我..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峡听猿

吴商浩〔唐代〕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樊宗亮墨竹

王翰〔唐代〕

宗亮风神本潇洒,胸中自有万竹竿。苍龙雨过影在壁,彩凤月冷鸣空山。新诗数句细字写,银钩挂在青琅玕。毫素醉挥乌帽脱,鹅绿浅蘸端溪寒。当时直欲乘兴写,岂料今日垂涕看。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