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五首。池上有小舟
白居易 〔唐代〕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
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觞。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
寅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
我若未忘世,虽闲心亦忙。世若未忘我,虽退身难藏。
我今异于是,身世交相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城下闻夷歌
陈羽〔唐代〕
犍为城下{牛羊}牱路,空冢滩西贾客舟。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林宽〔唐代〕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懊恼曲
温庭筠〔唐代〕
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懊恼曲,亦作《懊侬曲》、《懊恼歌》。据《古今乐录》云:“《懊恼歌》者,晋石崇为绿珠所作。”《懊恼曲》即其变曲。《南齐书·王敬则传》:“ 仲雄於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借反面例子发端,含有明显的怨情。其后四句情绪发生转折,表达了女主人公仍相信人间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后八句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凄惨的爱情故事证明人间确有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这正是女主人公所希望得到的。诗的最后四句写的沉郁感人,悠悠的楚水映衬千年的野土,拉开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给后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在神驰古人爱情故事的同时又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恋之情。由满平野的“恨紫愁红”则可见同情焦仲卿和刘氏的人、物极多,甚至连泥瓦匠都不忍化作尘土的这对伉俪分开,就是烧瓦也要让他们成双成对,永不分离。最后二句写的颇有新意,在沉郁中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这一联运用象征隐喻手法,借物写人。九月深秋时节,庭院葱绿的草木无不迎霜变色;惟有水上荷花,虽也叶枯蕊蔫,粉英凋零,却至死犹不改其红。诗句中一贬一褒,感情强烈;一绿一红,色彩对比鲜明,可谓瑰丽奇崛,凄艳动人。“守红死”的荷花,被诗人赋予了带有悲剧美的崇高人格,她同那些迎霜变色的绿草相对照,更显得坚贞不渝,光彩照人。以荷花至死犹红的意象喻指历代那些美丽多情,气节凛然的妇女,是诗人的独创。
和乡友程民同会龙山留别韵
王翰〔唐代〕
相思乐未终,忧心亦何苦。翩跹鸾鹤群,牢落麋鹿伍。缅怀驾辂车,伊昔事戎府。王事多险艰,跋涉几风雨。看剑思跃龙,登墉气摧虎。奈何向中道,山川竟脩阻。及兹展良觌,澄秋碧江浒。云山寄徜徉,烟萝暂容与。相投既不厌,感慨独怀古。长风起疏林,寒色落芳渚。广筵促鸣鹍,泠然奏飞雨。云霄浩无涯,去去但凝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