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次用本韵)
白居易 〔唐代〕
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
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题暕上人院
司空曙〔唐代〕
闭门不出自焚香,拥褐看山岁月长。雨后绿苔生石井,秋来黄叶遍绳床。身闲何处无真性,年老曾言隐故乡。更说本师同学在,几时携手见衡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岳阳楼
白居易〔唐代〕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译文
注释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lán)。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危楼:高楼。 凭:倚、靠。
春岸绿时连梦泽(zé),夕波红处近长安。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此地唯堪画图障(zhàng),华堂张与贵人看。
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350-351页
译文注释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lán)。
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危楼:高楼。 凭:倚、靠。
春岸绿时连梦泽(zé),夕波红处近长安。
春天,两岸的绿色与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仿佛红波尽头就是长安。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此地唯堪画图障(zhàng),华堂张与贵人看。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参考资料:
1、 张傲飞编.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350-351页
赏析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首句“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这里暗用了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呼应。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诗为登楼抒怀之作。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写对京都的思念和行旅艰难的感慨。律诗中二联,常为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此诗突破常格,两联皆融合情景,境界深远。“春岸”两句,更融现景与想象于一体,为人称道。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的同时,也透过“独”、“苦”、“难”、“唯堪”等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温庭筠〔唐代〕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译文
注释
手里金鹦(yīng)鹉(wǔ),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yuān)鸯(yāng)。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望秦川》、《风蝶令》等。杨文生考此词曲调本。金鹦鹉:金色鹦鹉,此指女子绣件上的花样。偷眼:偷偷瞥视、窥望。形相:端详、观察。从嫁与:嫁给他。从:跟、随。作鸳鸯:比喻结为夫妻;鸳鸯:鸟名,形似野鸭,雌雄双柄双止,偶居不离,古称“匹鸟”。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120
译文注释
手里金鹦(yīng)鹉(wǔ),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yuān)鸯(yāng)。
待嫁的女子手中正绣着金鹦鹉,胸前绷子床上绣着凤凰。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望秦川》、《风蝶令》等。杨文生考此词曲调本。金鹦鹉:金色鹦鹉,此指女子绣件上的花样。偷眼:偷偷瞥视、窥望。形相:端详、观察。从嫁与:嫁给他。从:跟、随。作鸳鸯:比喻结为夫妻;鸳鸯:鸟名,形似野鸭,雌雄双柄双止,偶居不离,古称“匹鸟”。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120
赏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这是一个很有点气派的公子哥儿,手里擎的是名贵的鹦鹉,身上著的是绣着凤凰的锦服。“偷眼暗形相”,这是女主人公的活动。“形相”,端详、打量也。一“偷”一“暗”,一个思春心切又不无娇羞的少女出来了。“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一番“形相”之后,女主人公很快地做出了嫁他的抉择。在这里,作者为人们展示了一个鸟的意象系列:活的鹦鹉、绣的凤凰、抽象的富于像象征意味的鸳鸯。唐人多以鹦鹉、凤凰对举,如骆宾王诗云:“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又如杜甫诗云:“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但词中的鹦鹉、凤凰似乎只是为了招来鸳鸯。他端详了半天,看到的是他手里的鹦鹉、胸前的凤凰,于是自然而然地,她想到了鸳鸯,选择了鸳鸯。“不如从嫁与”一句颇觉突兀,而“作鸳鸯”又使“不如从嫁与”变得顺理成章,意象的转换揭示了少女的心理变化进程。
温庭筠借助民间艺术中常用的比兴手法使这首流于浅近的词饶有趣味,为人们描绘了一幅世俗的、平凡的而又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民间生活小景。
题岫上人院
许浑〔唐代〕
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心知落帆处,明月浙河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