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三十一
李白 〔〕
郑客西入关。
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
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
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
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
千春隔流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白
诗友挚情
●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 992篇诗文 ► 0条名句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李白〔〕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译文
注释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魏都:一作“魏郡”。唐时魏郡即魏州,属河北道。今淇水下游一带属当时魏州。芙蓉: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淇(qí)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淇水:淇河。《尚书正义》:“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县入河。”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青楼:豪华的楼房。也指妓院。歌钟:伴唱的编钟。此指歌乐声。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jǐ)森词锋。
苏季子:苏秦,字季子。剑戟,泛指武器。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qióng)。
掉臂:甩动胳膊走开,表示无所眷顾。邛,中国古州名,汉置临邛县,唐时治所曾在临邛(今邛崃),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落魄:潦倒失意,放荡,不羁,豪迈不受拘束。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译文注释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魏都邻接燕国赵国,美女个个赛过芙蓉花。
魏都:一作“魏郡”。唐时魏郡即魏州,属河北道。今淇水下游一带属当时魏州。芙蓉: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淇(qí)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淇水流趟,宛如碧玉,舟车交通繁忙,日夜奔流。
淇水:淇河。《尚书正义》:“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县入河。”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青楼夹两岸而立,千家万户繁弦密鼓,歌声嘹亮。
青楼:豪华的楼房。也指妓院。歌钟:伴唱的编钟。此指歌乐声。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天下称此为豪贵之都,游此每每与豪杰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jǐ)森词锋。
你和洛阳苏季子一样,口齿流利,如剑戟森锋。
苏季子:苏秦,字季子。剑戟,泛指武器。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虽然还没有佩挂六国的相印,门前豪华轩车如奔马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有黄金数千两,还有白璧好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qióng)。
散尽万金,两袖清风潇洒自在而去,高歌吟赋还故乡。
掉臂:甩动胳膊走开,表示无所眷顾。邛,中国古州名,汉置临邛县,唐时治所曾在临邛(今邛崃),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落魄的时候都如此豪爽,谁不愿意跟从?
落魄:潦倒失意,放荡,不羁,豪迈不受拘束。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此处一别,远隔黄河淮河,云山杳杳千万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何时再见,更尽一杯酒,到时候再论心胸。
赏析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李白〔〕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译文
注释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修蛇:长蛇、大蛇。
积骨成巴陵(líng),遗言闻楚老。
巴陵:山名。
水穷三苗国,地窄(zhǎi)三湘道。
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即今湖南、江西一带。三湘:今湖南湘江流域。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yǐng)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郢路:今湖北江陵一带。章华: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华容,即今监利。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赤沙:赤沙湖,在湖南华容县南。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关河:关山河川。氛雾:雾气。诗中比喻乱贼。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hào)。
苍昊:苍天。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5-916
译文注释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岛边将大象一口吞掉。
修蛇:长蛇、大蛇。
积骨成巴陵(líng),遗言闻楚老。
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诉我这个传说的是楚国的遗老。
巴陵:山名。
水穷三苗国,地窄(zhǎi)三湘道。
三苗国在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即今湖南、江西一带。三湘:今湖南湘江流域。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战乱不已我思归不得,远离放土悠伤满怀抱。
郢(yǐng)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郢都已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
郢路:今湖北江陵一带。章华: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华容,即今监利。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来得太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映照着东城草。
赤沙:赤沙湖,在湖南华容县南。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望断关山河川,妖雾该被清扫。
关河:关山河川。氛雾:雾气。诗中比喻乱贼。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hào)。
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苍昊:苍天。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15-916
赏析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尧曾派后羿在洞庭斩杀巴蛇(即修蛇,大蛇)。这条大蛇死后,蛇骨堆积得象臣陵一样,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巴陵。古代还传说,巴蛇能吞食巨象:“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诗一开始,诗人就用这些传说作了一个比喻:襄州将领康楚元、张嘉延在荆州叛乱,就象那大蛇一样吞食巨象,在洞庭湖一带横行无忌,作恶多瑞。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这几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是说自己正流落在穷乡僻壤,加上岁暮将届,气候阴寒,时局充满危机。诗人被困居在这里,形容枯槁,憔悴不堪,虽然归心似箭,无奈又为动乱的现实所阻隔,真是有家难投,报国无门。
“郢路方丘墟,意华亦倾倒。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前两句写社会环境:由于当时荆州一带战乱纷扰,破坏惨重。昔日繁华的章华台亦已倒塌。后两句写自然环境,点出时令和节候。时值深秋,秋风萧瑟,猿啸声声,落叶纷纷。鸿雁早已自北而南,飞回南方了。这几句写的都是客观现实和自然景物,但诗人愁苦忧伤的心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不能自已,大有物尚如此,人何以堪的深沉感慨。
“日隐西亦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吴!”《水经注》有这样的记载:“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看来诗人“临洞庭”的时间已经不短,太阳已被洞庭湖西的赤沙湖所吞没。一轮明月却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完了青草湖。
末尾四句,诗人写得尤其沉痛:天色已晚,山河逐渐望不见了。有如烟氛迷雾的“荆州贼乱”理应统统一扫而光!我要高声地问问苍天:我的呼叫声你到底听得见还是听不见?由于时代动乱和个人坎坷的经历,在这首诗里,忧愤不平和感伤的情绪不免流露,但与此同时,也可窥见已是垂暮之年的诗人,仍然密切关注时局,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上层统治集团,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和炽烈奔放的感情不减当年。
全诗对“洞庭”的自然景物没有作精细的刻画和描写,只是选择了“荆州贼乱”这一客观事实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强烈的爱憎,达到“言怀”的目的。诗中运用神话传说作比喻,使诗意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和色彩。这首诗除了首尾几句外,也有不少对偶的句子,但都自然而毫无斧凿痕迹,充分显示出诗人功力的深厚。
怀归
杜牧〔〕
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争得便归湘浦去,却持竿上钓鱼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扬州三首
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沈堆。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珮杂繁缨。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