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白居易 〔唐代〕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草堂即事
杜甫〔唐代〕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
陶翰〔唐代〕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倚伏聊自化,行藏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荷叶
王圭〔唐代〕
柄密藏溪路,香清荡客襟。碧筒聊助饮,紫橐自供吟。鱼戏凉波动,龟巢夕雾深。横塘双桨急,菱唱有馀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玉台体
权德舆〔唐代〕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译文
注释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xǐ)子飞。
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gǎo)砧(zhēn)归。
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
参考资料:
1、 江延秋 .国学经典导读 唐诗三百首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145页 .
译文注释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xǐ)子飞。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早晨又看见蟢子双双飞来。
蟢子:小蜘蛛脚长者,俗称蟢子。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gǎo)砧(zhēn)归。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铅华:指脂粉。藁砧:丈夫的隐语。
参考资料:
1、 江延秋 .国学经典导读 唐诗三百首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145页 .
赏析
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皆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两种喜兆接连出现。
“昨夜裙带解,今朝蝽子飞。”前句写这位女子昨夜裙带自解,后旬写今天早上这女子又看见长脚的蜘蛛飞来了。裙带自解是夫归之兆,蟢子飞也是喜兆,于是这女人满心欢喜,认为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蟢子飞,据刘勰《新论》:“野人见蟢子飞,以为有喜乐之瑞。”诗人通过对两种喜兆的描写,把小女子那种急切、思念、惊喜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极为生动、传神,让人玩味。
诗的后两句写女子对喜兆的反应。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铅华,脂粉。莫是,莫不是。句意为:赶紧涂脂抹粉打扮一下吧,恐怕丈夫真的要回来了。藁砧,即稿砧,是丈夫的隐称。周祈《名义考》卷五:“古有罪者,席稿伏于椹(帖)上,用鈇斩之。言稿椹则言铁矣,铁与夫同音,故隐语稿椹为夫也。”这女子见喜兆后的激动心态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得是多么细致入微。
然而这女子的丈夫回来没有?喜兆有没有应验?这位女子最终是欢喜还是失望?诗中并没有交代。诗人只是抓住了这女子思夫的一瞬间进行渲染,把这女子的思夫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未尽之意读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联想。
这首诗,文字质朴无华,但感情却表现得细致入微。象“裙带解”、“蟢子飞”,这都是些引不起一般人注意的小事,但却荡起了女主人公心灵上无法平静的涟漪。诗又写得含蓄而耐人寻味。丈夫出门后,女主人公的处境、心思、生活情态如何,作者都未作说明,但从“铅华不可弃”的心理独白中,便有一个“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伯兮》)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通篇描摹心理,用语切合主人公的身分、情态,仿旧体而又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