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白居易 〔唐代〕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畬烟。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过申州
戴叔伦〔唐代〕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胡渭州
张祜〔唐代〕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咏怀 其二
阮籍〔唐代〕
谁言万事艰,逍遥可终生。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彷徨思亲友,倏忽复至冥。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永乐长官殷尧藩
姚合〔唐代〕
故人为吏隐,高卧簿书间。绕院唯栽药,逢僧只说山。此宵欢不接,穷岁信空还。何计相寻去,严风雪满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温庭筠〔唐代〕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译文
注释
海燕欲飞调羽。萱(xuān)草绿,杏花红,隔帘拢(lǒng)。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双鬓(bìn)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译文注释
海燕欲飞调羽。萱(xuān)草绿,杏花红,隔帘拢(lǒng)。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双鬓(bìn)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1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46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36-37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表现出女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
上片写女主人公所见的帘外景象。起拍以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而末句“隔帘栊”的一个“隔”字,将人与春景分离,仿佛有什么羁绊使她不能冲出帘栊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情虽未露,却可从末句中品味得出。
下片写女主人公新妆之后的形象,花枝招展,浓艳非凡,别有一番风韵。“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与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意境相似。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与心境,传达出一种凄清之感。
整首词字面没有写情,但通过场景、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的艳丽的妆容,衬托出人在楼中的凄楚幽怨之情,深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