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白居易 〔唐代〕
夜泪闇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代〕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文
注释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yīng)久住浑相识,欲别频(pín)啼四五声。
浑:全。频啼:连续鸣叫。
译文注释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黄莺(yīng)久住浑相识,欲别频(pín)啼四五声。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浑:全。频啼:连续鸣叫。
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旱鱼词上苗相公
姚鹄〔唐代〕
似龙鳞已足,唯是欠登门。日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乞锄防蚁穴,望水泻金盆。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淮西席上醉歌
卢群〔唐代〕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卫霍真诚奉主,貔虎十万一身。江河潜注息浪,蛮貊款塞无尘。但得百寮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续古二十九首
陈陶〔唐代〕
大尧登宝位,麟凤焕宸居。海曲沾恩泽,还生比目鱼。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钓鳌年三十,未见天子巡。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大道归孟门,萧兰日争长。想得巢居时,碧江应无浪。矻矻蓬舍下,慕君麒麟阁。笑杀王子乔,寥天乘白鹤。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日晚欲有寄,裴回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