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白居易 〔唐代〕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
飘飖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白居易
爱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 2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唐代〕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 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
2、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 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
 
注释
江碧鸟逾(yú)¹白,山青花欲燃²。
¹逾:就是愈,更加的意思。²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今春看又过,何日¹是归年²? 
¹何日:什么时候。²归年:回去的时候。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 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
2、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 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
 
译文注释
江碧鸟逾(yú)¹白,山青花欲燃²。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¹逾:就是愈,更加的意思。²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今春看又过,何日¹是归年²?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¹何日:什么时候。²归年:回去的时候。
参考资料:
1、
邓绍基 史铁良选注.中国古典文学精华 唐诗三百首:大连出版社,1999年03月第1版:第110页
2、
周春玲编.儿童熟读唐诗300首 七字唐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07月第1版:第62页
 
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樱桃花下叹白发
白居易〔唐代〕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友封
元稹〔唐代〕
轻风略略柳欣欣,晴色空濛远似尘。斗柄未回犹带闰,江痕潜上已生春。兰成宅里寻枯树,宋玉亭前别故人。心断洛阳三两处,窈娘堤抱古天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远其十
李白〔唐代〕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笔一作剪)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上二句一作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