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李商隐 〔唐代〕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商隐
一门三进士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考证确认李商隐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历史文献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在诗歌和文章中数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 482篇诗文 ► 0条名句
襄阳路逢寒食
张说〔唐代〕
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不辞著处寻山水,只畏还家落春暮。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出世篇
皇甫湜〔唐代〕
生当为大丈夫,断羁罗,出泥涂。四散号呶,俶扰无隅。埋之深渊,飘然上浮。骑龙披青云,泛览游八区。经太山,绝大海,一长吁。西摩月镜,东弄日珠。上括天之门,直指帝所居。群仙来迎塞天衢,凤凰鸾鸟灿金舆。音声嘈嘈满太虚,旨饮食兮照庖厨。食之不饫饫不尽,使人不陋复不愚。旦旦狎玉皇,夜夜御天姝。当御者几人,百千为番,宛宛舒舒,忽不自知。支消体..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打球作
鱼玄机〔唐代〕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始平谐诗
石抱忠〔唐代〕
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骤,数个参军鹅鸭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唐代〕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译文
注释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pèi),槐庭落暗金。
幽珮: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qiǎn)樊(fán)笼累,唯馀松桂心。
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译文注释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夕阳从层层叠叠的山岭处落下,山中的景色逗引着我寻幽探美。
兰径薰幽珮(pèi),槐庭落暗金。
长满兰花的小路,处处飘香,香薰幽珮;长着槐树的小院洒满落日斑驳的疏影。
幽珮: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山谷幽静,犹觉得风声格外之响,月色深深,洒满空旷山峦。
一遣(qiǎn)樊(fán)笼累,唯馀松桂心。
一扫官场束缚的劳累苦痛,只剩下一颗向往大自然的高洁之心。
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赏析
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抒发了追求闲适、高洁之志,也表达了诗人想摆脱官场束缚意欲退隐的心情。
这首诗首联点明题旨,总写月夜下游山。夕阳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到山间寻幽探幽。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二、三联写景,描写十分细腻,对仗特别工致。落日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前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兰径”、“槐庭、“静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风声”“月色”,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纯静、空明、幽雅、清丽的图画。
面对这样悦人的山色,诗人于尾联卒章显志,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心”,主旨凸显。
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厌恶尘世、热爱自然、追求高洁之情志,了了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