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霍山驿楼

李商隐 〔唐代〕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复制

赏析

  霍山,在今霍州东南。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秋,讨伐藩镇刘稹的战争还在持续。诗人此时居母丧,路经此地,登驿楼有感,写此遣怀。

  诗前两句写登楼望远。登上驿站的楼台,四处眺望,岳庙之前,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在这里,山下所有的景象尽收眼底。“四望穷”引起下文,中间四句写景皆由此而出。秋日登高,自古多是悲寂寥,所见之景,是一片荒凉萧瑟,所生之感沉郁浓厚。

  三至六句为自然景物的描写。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烟雾缭绕,隐约可见一些小鼠在来回活动。夕阳映射下的小池,无数大雁早已飞来。傍晚的雾气打湿了万千柔弱的柳儿,瑟瑟秋风吹向那已衰的荷叶。诗人眼前之景,一片灰暗,观之不免令人心生寒意。景物的描写,最终归结为情感的寄托。大雁奈何只栖息池边,而小鼠却占据山岭要地,“一明一暗,言在此而意在彼”,为下文叙事抒情埋下伏笔。本来可爱的柳儿和美丽的荷叶却遭到霜露和秋风的摧残,“四望萧条,民物凋耗之景”,这一切都是藩镇之乱带来的社会凋敝的观照。景物描写,显出了诗人爱国的坚定立场和对刘稹的憎恶之情。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是说盘踞在壶关附近的刘稹十分猖狂,期望霍山神使能像当年帮助李渊斩杀宋老生那样,帮助国家早日灭掉叛镇刘稹。据《旧唐书·高祖纪》:李渊起兵反隋,隋将宋老生驻守霍邑(今山西霍县)拒李渊,因大雨连绵,运粮不便,李渊决定退兵,李世民力劝乃止。这时,有一白衣老人求见,自称是霍山神使,要李渊于八月雨停时,从霍邑东南出兵,到时他将相助。李渊依言进军,果然斩杀了宋老生。诗人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早日平定刘稹的情感。“速断”二字尤为凸显这一心境,快速斩断之,内心情感强烈。国家遭难,乱贼猖獗,百姓困苦,诗人不仅仅局限于一己之利,关心朝廷政事,心系天下苍生,爱国情怀尤而未尽。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商隐

李商隐

一门三进士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考证确认李商隐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历史文献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在诗歌和文章中数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 482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庭前菊

韦庄〔唐代〕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安容先生旧居

邵谒〔唐代〕

羽化留遗踪,千载踪难没。一泉岩下水,几度换明月。松老不改柯,龙久皆变骨。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至今青山中,寂寞桃花发。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岑参〔唐代〕

璋公不出院,群木闭深居。誓写一切经,欲向万卷馀。挥毫散林鹊,研墨惊池鱼。音翻四句偈,字译五天书。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不知将锡杖,早晚蹑空虚。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户部李郎中与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献

郑谷〔唐代〕

退居潇洒寄禅关,高挂朝簪净室间。孤岛虽留双鹤歇,五云争放二龙闲。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仙署金闺虚位久,夜清应梦近天颜。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玄珠歌 其七

张果〔唐代〕

落崖溪畔整神机,能把金光闭命扉。为得玄珠镇灵府,一真行处一光辉。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