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刘禹锡 〔唐代〕
廊下题诗满壁尘,塔前松树已皴鳞。
古来唯有王文度,重见平生竺道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蒋评事往福州
皇甫冉〔唐代〕
江上春常早,闽中客去稀。登山怨迢递,临水惜芳菲。烟树何时尽,风帆几日归。还看复命处,盛府有光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夏日樊川别业即事
刘得仁〔唐代〕
无事称无才,柴门亦罕开。脱巾吟永日,著屐步荒台。风卷微尘上,霆将暴雨来。终南云渐合,咫尺失崔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金陵逢张乔
杨夔〔唐代〕
殊乡会面时,辛苦两情知。有志年空过,无媒命共奇。吟馀春漏急,语旧酒巡迟。天爵如堪倚,休惊鬓上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叹水别白二十二
刘禹锡〔唐代〕
水。至清,尽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 时行时止。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君游金谷堤上, 我在石渠署里。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译文
注释
至清,尽美。
至清:过于清澈;极其清澈。尽美:极美;完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道性:有道德品性、合道之性、出家人所谓修道之情志等义。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chán)湲(yuán)日夜无穷已。
流波:流水。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小升初网.叹水别白二十二
译文注释
至清,尽美。
水,极其清澈,极为漂亮。
至清:过于清澈;极其清澈。尽美:极美;完美。
从一勺,至千里。
从一勺,到汇聚成河奔至千里。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对人和物都有好处,一会急行一会缓止。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
有品行的都是如此,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情。
道性:有道德品性、合道之性、出家人所谓修道之情志等义。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
你在金谷的堤上,我在石渠的署里。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chán)湲(yuán)日夜无穷已。
两心相应和流水一般,慢慢流动无穷无尽。
流波:流水。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小升初网.叹水别白二十二
赏析
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刘禹锡本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在其《子刘子自传》中他说:“天与所长,不使施兮。”这里的“所长”指的即是自己的长于文词,而在这“文词”之中当然也包括辞赋在内。在刘禹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秋声赋》最受后人推崇。
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刘禹锡的诗歌成就较高,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诗文又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故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必然要受到其诗歌创作影响的。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他辞赋的主题,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表达的情感内容,同样也出现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因此研究其诗文与辞赋的互动关系是其辞赋研究的有利环节。
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
白居易〔唐代〕
梁园不到一年强,遥想清吟对绿觞。更有何人能饮酌,新添几卷好篇章。马头拂柳时回辔,豹尾穿花暂亚枪。谁引相公开口笑,不逢白监与刘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