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刘禹锡 〔唐代〕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行台仆射深恩重,
从事中郎旧路归。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
贯休〔唐代〕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妾薄命 其二
张乔〔唐代〕
贱妾贱亦宜,眼看荣贵时。君前易为态,空房谁复知。泪痕损眉黛,愁心伤鬓丝。即使重相对,宁与朱颜期。如彼遭际人,双脸芙蓉脂。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杜甫〔唐代〕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
译文
注释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译文注释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鄙夫:杜甫自谦词。行:行将。衰谢:犹衰退。忘:原作“妄”,校云:“一作忘”,据改。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才杰立:才气卓立。熏然:温和貌。耳目开:耳聪目明。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鲍叔:此以鲍叔比程录事。末契:对人谦称自己的情谊。钟:全诗校:“一作中。”修蛇:长蛇。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垂白:白发下垂。告:全诗校:“一作生。”淹晷:滞留时刻。晷,日影。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突不黔:指灶突不黑,无烹煮以待客。语出《淮南子·修务》:“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羞以:全诗校:“一作明似。”赒给:救济。碧酒:色如碧玉的美酒。玉粒:指米。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交态:友情的深浅程度。世梗:世道梗阻。路涩:路难行。泱莽:昏暗不明貌。后土:即大地。古时称地神或土神为后土。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君:指程录事。戢:收敛。鹘:古书上说的一种鸟,猛禽。
赏析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李白〔唐代〕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译文
注释
风动荷花水殿(diàn)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姑苏台:吴王起姑苏台,五年乃成,其下有斗鸡坡、定狗塘、百花洲、采香径诺胜迹。见:一作“宴”。吴王:即吴王李葹,时任庐江太守。
西施醉(zuì)舞娇无力,笑倚(yǐ)东窗白玉床。
娇无力:半醉而舞,虽娇而无力也。“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参考资料:
1、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12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7-978
译文注释
风动荷花水殿(diàn)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微风吹动着荷花,送来满殿清香,姑苏台上可见摆宴的吴王。
姑苏台:吴王起姑苏台,五年乃成,其下有斗鸡坡、定狗塘、百花洲、采香径诺胜迹。见:一作“宴”。吴王:即吴王李葹,时任庐江太守。
西施醉(zuì)舞娇无力,笑倚(yǐ)东窗白玉床。
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娇软无力,微笑地倚看东窗下的白玉床。
娇无力:半醉而舞,虽娇而无力也。“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参考资料:
1、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212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77-978
赏析
外表美、艳丽多情、异质的、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为历代文人喜闻乐道。李白则擅长描写身边女性的美貌与豪情。王安石曾云李白诗歌“十首九说妇人与酒”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
女性诗可分为闺情诗和宫怨诗,注重描写女子的容貌(脸似芙蓉色,江上女儿全胜花,红妆恼人)、举止(遥指、笑倚、醉舞)、情态乃至生活环境。李白从民歌中吸取很多养分的闺情诗有5首,如《春怨》、《陌上赠美人》、《口号吴王美人半醉》、《赠段七娘》、《南流夜郎寄内》。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此叙景起兴:荷花虽香,因风而献媚于水殿,描绘出一幅微风吹动荷花、清香充溢满殿的景致,诗人因望见“姑苏台”而托言感怀吴王。可见,裘马轻狂、狂歌痛饮的诗人,意趣高远、超旷洒脱。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意指西施酒后带着醉意跳了几回舞后,娇柔无力地微笑着倚坐在东窗下镶嵌着白色玉石的椅子上。诗人把西子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形象描绘得细致入微,表现出美人名士、佳人才子的你情我浓、二厢情愿,在开放的唐朝尽舒风云之色。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浣纱女,出身贫寒,明代的《苎萝志·西子传》就曾这样描述:“父鬻薪,母浣纱。”她本有理由选择一种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处吴越接连不断战乱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蠡又是越王勾践的得力谋士,在所谓的“国家大义”面前,西施不得不作出一个极其与人性相违背的选择,远离范蠡,被勾践送到吴国,从而诱使吴王夫差荒淫无度,慵理国事,从此“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最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灭吴计划得以实现。
此诗表现形式轻快流转,风格率直、大胆、热烈、活泼,不同于柔靡无力、怨而有伤的宫怨诗。诗人通过注重描写西施的容貌、举止(笑倚、醉舞)、情态乃至生活环境,勾勒出一幅帝王嫔妃的生活情趣,实则以借古鉴今为警戒,影射讽刺现实的不满,提醒唐玄宗不要国事益非、诛逐忠良、滥事征伐,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唐代〕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译文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随风轻轻摆动的细长柔软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
注释
隔户¹杨柳弱袅(niǎo)袅,恰似²十五女儿腰。
¹隔户:隔着门墙。²恰似:恰如。
谁谓朝(zhāo)¹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¹朝:早晨。
译文注释
隔户¹杨柳弱袅(niǎo)袅,恰似²十五女儿腰。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随风轻轻摆动的细长柔软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
¹隔户:隔着门墙。²恰似:恰如。
谁谓朝(zhāo)¹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
¹朝:早晨。
赏析
此诗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