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侍中之孙)
刘禹锡 〔唐代〕
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身带霜威辞凤阙,
口传天语到鸡林。烟开鳌背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
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南岳僧
李洞〔唐代〕
新秋日后晒书天,白日当松影却圆。五字句求方寸佛,一条街擘两行蝉。不曾著事于机内,长合教山在眼前。花落俦公房外石,调猿弄虎叹无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齐己〔唐代〕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荆州张丞相
王维〔唐代〕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译文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叠嶂,只能怅然遥望荆州。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我虽满腹才华,可天下却无人赏识,没有您张丞相的擢升,恐怕我还寂寂无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终身难忘。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您遭不幸,被贬荆州,我也将追随您,退出这污浊的官场。归隐田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南飞的大雁呀,你们振翅高飞,可是怎能将我的思绪传与荆州的故人?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1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28-129
注释
所思¹竟何在,怅望²深荆(jīng)门³。
¹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²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³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此处借指荆州。
举世¹丘相识,终身思旧恩。
¹举世:普天下。
方将¹与农圃(pǔ)²,艺植³老丘园⁴。
¹方将:将来,未来。²农圃:种粮和种菜的人。³艺植:种植,耕种,栽植。⁴老丘园:终老于田园。
目尽南飞雁¹,何由²寄一言。
¹飞雁:一作“飞鸟”。飞:《全唐诗》校:“一作丘。”²何由:怎能。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1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28-129
译文注释
所思¹竟何在,怅望²深荆(jīng)门³。
我所思念的人在何方?重山叠嶂,只能怅然遥望荆州。
¹所思: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²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³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此处借指荆州。
举世¹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我虽满腹才华,可天下却无人赏识,没有您张丞相的擢升,恐怕我还寂寂无名。您的知遇之恩,我终身难忘。
¹举世:普天下。
方将¹与农圃(pǔ)²,艺植³老丘园⁴。
您遭不幸,被贬荆州,我也将追随您,退出这污浊的官场。归隐田园。
¹方将:将来,未来。²农圃:种粮和种菜的人。³艺植:种植,耕种,栽植。⁴老丘园:终老于田园。
目尽南飞雁¹,何由²寄一言。
南飞的大雁呀,你们振翅高飞,可是怎能将我的思绪传与荆州的故人?
¹飞雁:一作“飞鸟”。飞:《全唐诗》校:“一作无。”²何由:怎能。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1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28-129
赏析
《寄荆州张丞相》这首诗寄托作者对张九龄的深切怀念,抒发世无知音,自己也将归老田园的情怀。
首联起笔疑问,设置悬念,然后用脑海中的想象做答,并点题,表明对张丞相的思念。“所思竟何在”,诗人“思”那名动一时的名相在哪里,接着“怅望深荆门”,既表达了对张九龄的深深怀念,又写出了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颔联则是加深了这种不满的感情,在抒情上更进一层。“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追忆往事,诉说自己仕途的坎坷及对张九龄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无相识”略显夸张,有明显的奉承之意;或有双关意,指别的丞“相”不“识”己的意思。颈联表明自己的立场:“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说明自己不会与昏暗的官僚门同流合污,将隐居于山川田园之中。那山水田园就是诗人在红尘中一直所沉吟向往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尾联讲寄言,“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眼睛望着南飞雁,一直看它们飞到天边的尽头,消失为止,与“怅望”首尾呼应。此处用了“雁”、“言”谐音,似乎也是在说或许那南飞雁能帮诗人捎带去吧。诗人寄思念之情于南飞大雁中,更以鸿雁过尽,无从寄书,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意在言外。
全诗以景结束,苏轼赞王维“诗中有画”,“目尽南飞雁”有这个意思。以此收束全文,低吟婉转,更觉深沉。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自然天成,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意。
黄葵花
李涉〔唐代〕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陈润〔唐代〕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