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 〔唐代〕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郑愔像三国时的阮籍以善饮酒知名,畅饮在清风吹拂的竹林。
酒喝得半醉甩一下衣袖,拂拭干净龙唇琴上的灰尘准备弹琴。
饮下一杯美酒弹奏一支曲子,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夕阳西沉。
我的志趣本来在寄情山水,听这高山流水之音恰合我的本心。

注释

注释
郑五愔(yīn):即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魏人,生活中魏晋易代之际,不满现实,又怕遭迫害,于是纵酒谈玄,蔑视礼法。
“清风”句:典出“竹林七贤”故事。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聚集在竹林下弹琴饮酒游乐,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满,一作“坐”。
龙唇琴:古代琴名。这里泛指琴。龙唇,琴的发音部位,后世也作为琴的代称。
沈:即“沉”。
谐:合。夙(sù)心:平素的志向、情趣。

赏析

  阮籍常与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聚集在竹林下喝酒,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首句以阮籍比郑愔,说郑愔像阮籍一样以善饮出名,如今在清风里,在竹林下坐着豪饮。竹林是用典,也是写实。

  三四句写郑愔喝得半醉的时候,放下衣衫的长袖,把琴擦擦,开始鼓琴。古人衣袖特长,一般挽着,故云“下衫袖”。龙唇琴,古代琴名。《古琴疏》记载,汉末荀淑有架龙唇琴,一天下大雨不见了。三年后下大雨,有条黑龙飞入李膺家中,李膺一看,是荀淑的琴,就把它送还给荀淑。诗以龙唇琴借指郑愔的琴名贵。

  五六句说郑愔一边饮酒,一边弹琴。弹着弹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一杯弹一曲是描写郑愔边饮边弹的气派。下句表现郑愔琴艺高超,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光阴流逝,而浑然不觉。孟浩然其人也非常善琴,他的琴艺曾得到著名道士参寥的赞赏,连孟浩然也陶醉在郑愔的琴声中,足见郑愔的琴艺确实精妙。

  郑愔的琴艺得到孟浩然的欣赏,他的琴音引起孟浩然的共鸣。浩然志在山水,郑愔的琴音也志在山水,二人志趣相投。春秋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说:“妙呵,听你的琴,眼前就出现巍巍的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锺子期说:“妙呵,听你的琴,就好象滔滔的江河!”诗人表示自己喜欢山水,不愿仕进。借用伯牙锺子期的故事,说郑愔与自己思想志趣相投。一般写弹琴的诗,或渲染琴声的美妙,或感叹琴师的身世,而孟浩然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的细节表现郑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以自己的高蹈,来表现郑愔的高蹈,展示人物的内心境界。写完弹琴,诗中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孟浩然

孟浩然

隐鹿门山  孟浩然性爱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 292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闰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诞生之辰 其二

朱长文〔唐代〕

宣制初闻下玉墀,又逢盛事协熊罴。青霄灵昴凝祥久,紫府蟠桃结实奇。养志增添龟鹤算,避权辞让凤凰池。从今若校中书考,屈指当如郭子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修源(一作送温飞卿赴方城)

张祜〔唐代〕

岳阳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未甘。昨夜与君思贾谊,长沙犹在洞庭南。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

皇甫冉〔唐代〕

礼盛追崇日,人知友悌恩。旧居从代邸,新陇入文园。鸿宝仙书秘,龙旂帝服尊。苍苍松里月,万古此高原。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襄阳山寺

张籍〔唐代〕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钦上人院

姚合〔唐代〕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