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九
孟浩然 〔唐代〕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孟浩然
隐鹿门山 孟浩然性爱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今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 292篇诗文 ► 0条名句
和高谏议蒙兼宾客时入翰苑
姚合〔唐代〕
兼秩恩归第一流,时寻仙路向瀛洲。钟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从来共结归山侣,今日多应独自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晚渡黄河
骆宾王〔唐代〕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李凝幽居
贾岛〔唐代〕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
注释
闲居少(shǎo)邻并,草径入荒园。
少:不多。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池边:一作“池中”。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62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52-353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43-144 .
译文注释
闲居少(shǎo)邻并,草径入荒园。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少:不多。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池边:一作“池中”。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我暂时离开这里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62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52-353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43-144 .
赏析
此诗虽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直通向荒芜的小园;园旁也没有人家居住。诗人开篇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一处幽静的环境,通过对友人居所的描写,暗示友人的隐者身伤。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明月清辉映照,万籁俱寂,老僧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夜 宿的鸟儿,引起它们的躁动不安,大概就是鸟儿从窝中飞出转个圈,又飞回巢中这个瞬间,被诗人抓住,用僧人的敲门声反衬周围环境的幽静。“敲”字用得很妙,而贾岛曾在“推”、“敲”两字使用上犹豫不决,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使用“敲”字,两人因此也成为了朋友。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过友人山庄
姚合〔唐代〕
蕙带缠腰复野蔬,一庄水竹数房书。举头忽见南山雪,便说休官相近居。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野居
张籍〔唐代〕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