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岑参 〔唐代〕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
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

注释

琵琶长笛曲曲互相应和,胡家儿女齐声唱起歌曲。
全牛野驼烧好摆在桌上,交河美酒斟满金酒杯里。
三更醉后卧在军帐之中,梦中无法向那秦山归去!

赏析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岑参

岑参

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 413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杜甫〔唐代〕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念君经世乱,匹马向王畿。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著作山池

贾彦璋〔唐代〕

水树子云家,峰瀛宛不赊。芥浮舟是叶,莲发岫为花。酌蚁开春瓮,观鱼凭海查。游苏多石友,题赠满瑶华。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送夏郢归钱塘

贯休〔唐代〕

归客指吴国,风帆几日程。新诗陶雪字,玄发有霜茎。微月生沧海,残涛傍石城。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春十首 其三

元稹〔唐代〕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张生近丧妻)

元稹〔唐代〕

烬火孤星灭,残灯寸焰明。竹风吹面冷,檐雪坠阶声。寡鹤连天叫,寒雏彻夜惊。只应张侍御,潜会我心情。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