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岑参 〔唐代〕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旌节罗广庭,戈铤凛秋霜。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注释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岑参
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 413篇诗文 ► 0条名句
吊卢殷 其二
孟郊〔唐代〕
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北邙前后客,相吊为埃尘。北邙棘针草,泪根生苦辛。烟火不自煖,筋力早已贫。幽荐一杯泣,泻之清洛滨。添为断肠声,愁杀长别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阎防(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
刘昚虚〔唐代〕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景申秋八首 其三
元稹〔唐代〕
嗢嗢檐霤凝,丁丁窗雨繁。枕倾筒簟滑,幔飐案灯翻。唤魇儿难觉,吟诗婢苦烦。强眠终不著,闲卧暗消魂。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泊秦淮
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86-87 .
注释
烟¹笼寒水月笼沙,夜泊(bó)²秦淮(huái)近酒家。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¹烟:烟雾。²泊:停泊。
商女¹不知亡国恨,隔江犹²唱后庭花³。
¹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²犹:副词,仍然,还。³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86-87 .
译文注释
烟¹笼寒水月笼沙,夜泊(bó)²秦淮(huái)近酒家。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¹烟:烟雾。²泊:停泊。
商女¹不知亡国恨,隔江犹²唱后庭花³。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¹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²犹:副词,仍然,还。³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86-87 .
赏析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泊秦淮,诗人听到隔江传来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此诗构思奇巧,情景交融,用典恰当,寓意含蓄,语言凝炼,诗评家沈德潜盛赞此诗为“绝唱”,确实是名不虚传。
逢陇西故人忆关中舍弟
戎昱〔唐代〕
莫话边庭事,心摧不欲闻。数年家陇地,舍弟殁胡军。每念支离苦,常嗟骨肉分。急难何日见,遥哭陇西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