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宋州田中丞
贾岛 〔唐代〕
古郡近南徐,关河万里馀。相思深夜后,未答去秋书。
自别知音少,难忘识面初。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贾岛
尘缘未绝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 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364篇诗文 ► 0条名句
镜听词
王建〔唐代〕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eP々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登霍山驿楼
李商隐〔唐代〕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霍山,在今霍州东南。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秋,讨伐藩镇刘稹的战争还在持续。诗人此时居母丧,路经此地,登驿楼有感,写此遣怀。
诗前两句写登楼望远。登上驿站的楼台,四处眺望,岳庙之前,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在这里,山下所有的景象尽收眼底。“四望穷”引起下文,中间四句写景皆由此而出。秋日登高,自古多是悲寂寥,所见之景,是一片荒凉萧瑟,所生之感沉郁浓厚。
三至六句为自然景物的描写。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烟雾缭绕,隐约可见一些小鼠在来回活动。夕阳映射下的小池,无数大雁早已飞来。傍晚的雾气打湿了万千柔弱的柳儿,瑟瑟秋风吹向那已衰的荷叶。诗人眼前之景,一片灰暗,观之不免令人心生寒意。景物的描写,最终归结为情感的寄托。大雁奈何只栖息池边,而小鼠却占据山岭要地,“一明一暗,言在此而意在彼”,为下文叙事抒情埋下伏笔。本来可爱的柳儿和美丽的荷叶却遭到霜露和秋风的摧残,“四望萧条,民物凋耗之景”,这一切都是藩镇之乱带来的社会凋敝的观照。景物描写,显出了诗人爱国的坚定立场和对刘稹的憎恶之情。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是说盘踞在壶关附近的刘稹十分猖狂,期望霍山神使能像当年帮助李渊斩杀宋老生那样,帮助国家早日灭掉叛镇刘稹。据《旧唐书·高祖纪》:李渊起兵反隋,隋将宋老生驻守霍邑(今山西霍县)拒李渊,因大雨连绵,运粮不便,李渊决定退兵,李世民力劝乃止。这时,有一白衣老人求见,自称是霍山神使,要李渊于八月雨停时,从霍邑东南出兵,到时他将相助。李渊依言进军,果然斩杀了宋老生。诗人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早日平定刘稹的情感。“速断”二字尤为凸显这一心境,快速斩断之,内心情感强烈。国家遭难,乱贼猖獗,百姓困苦,诗人不仅仅局限于一己之利,关心朝廷政事,心系天下苍生,爱国情怀尤而未尽。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刘禹锡〔唐代〕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山中送弟方质
易思〔唐代〕
山中殷勤弟别兄,兄还送弟下山行。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