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李贺 〔唐代〕
吴苑晓苍苍,宫衣水溅黄。小鬟红粉薄,骑马珮珠长。
路指台城迥,罗薰袴褶香。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
宝袜菊衣单,蕉花密露寒。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
角暖盘弓易,靴长上马难。泪痕沾寝帐,匀粉照金鞍。
剪翅小鹰斜,绦根玉镟花。鞦垂妆钿粟,箭箙钉文牙。
狒狒啼深竹,老湿沙。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
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
旗湿金铃重,霜干玉镫空。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贺
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 208篇诗文 ► 0条名句
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李绅〔唐代〕
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定观玄度生前事,不道灵山别后期。真相有无因色界,化城兴灭在莲基。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咏王大娘戴竿
刘晏〔唐代〕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译文
注释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楼:指勤政楼。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谁谓绮(qǐ)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zhù)人。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翻:反而,反倒。著:一作“着”。
译文注释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楼:指勤政楼。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谁谓绮(qǐ)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zhù)人。
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翻:反而,反倒。著:一作“着”。
赏析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修养
刘叉〔唐代〕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远其十
李白〔唐代〕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笔一作剪)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上二句一作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