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唐代〕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译文
注释
落帆逗淮(huái)镇,停舫(fǎng)临孤驿(yì)。
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译文注释
落帆逗淮(huái)镇,停舫(fǎng)临孤驿(yì)。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舫:船。临:靠近。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汉译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
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
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
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
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注释
次:停泊。
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舫:船。
临:靠近。
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放言五首·其二
白居易〔唐代〕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译文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西宫夜晚寂静,百花飘香,想要卷起珠帘外出赏花,又怕春恨绵绵徒增烦恼。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斜抱着云和在月下独自凝望夜空,只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不见昭阳宫。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82、1682页
2、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注释
西宫¹夜静百花²香,欲卷珠帘³春恨⁴长。
¹西宫:中国封建时代皇帝的妃嫔住的地方。²百花:各种花的总称。百为约数。³珠帘: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⁴恨:怨恨。
斜抱云和¹深见月,朦(méng)胧(lóng)²树色隐昭(zhāo)阳³。
¹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²朦胧: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³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82、1682页
2、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译文注释
西宫¹夜静百花²香,欲卷珠帘³春恨⁴长。
西宫夜晚寂静,百花飘香,想要卷起珠帘外出赏花,又怕春恨绵绵徒增烦恼。
¹西宫:中国封建时代皇帝的妃嫔住的地方。²百花:各种花的总称。百为约数。³珠帘: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⁴恨:怨恨。
斜抱云和¹深见月,朦(méng)胧(lóng)²树色隐昭(zhāo)阳³。
斜抱着云和在月下独自凝望夜空,只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不见昭阳宫。
¹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²朦胧: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³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参考资料:
1、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582、1682页
2、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赏析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讲权贵,被贬素“陵士曹参军。元稹在“陵期间,写讲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过讲五年,白居易被贬素“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讲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素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
这首诗包含讲矛盾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应该指出的是,矛盾的互相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没有一定条件,是不可能发生或实现转化的。诗中所讲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这样。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而且还带回一匹好马,这是福;但是后来,其子骑马又摔坏讲腿,福于是变成讲祸。其中,这个儿子去骑马,或是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或是由于他的骑术不高明,摔下马来,这就是其福转化素祸的条件。而“马失应无折足忧”的说法,只讲转化,忽略讲转化的条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足取的。当然,这是诗句,不可能讲得那样细致,后人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宿云门寺
宋之问〔唐代〕
云门若邪里,泛鹢路才通。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际月,飗飗杉上风。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再来期春暮,当造林端穷。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孟中丞茅阁
元结〔唐代〕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斯阁乎。请达谣颂声,愿公且踟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