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温庭筠 〔唐代〕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注释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
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表现出女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

  上片写女主人公所见的帘外景象。起拍以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而末句“隔帘栊”的一个“隔”字,将人与春景分离,仿佛有什么羁绊使她不能冲出帘栊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情虽未露,却可从末句中品味得出。

  下片写女主人公新妆之后的形象,花枝招展,浓艳非凡,别有一番风韵。“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与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意境相似。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与心境,传达出一种凄清之感。

  整首词字面没有写情,但通过场景、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的艳丽的妆容,衬托出人在楼中的凄楚幽怨之情,深婉含蓄,耐人寻味。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神龙中自容山追入上诗

权龙襄〔唐代〕

无事向容山,今日向东都。陛下敕进来,令作右金吾。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峤〔唐代〕

河出昆崙中,长波接汉空。桃花生马颊,竹箭入龙宫。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检,还沐土皇风。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刘长卿〔唐代〕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落日扫尘榻,春风吹..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

皇甫冉〔唐代〕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建射侯

韦应物〔唐代〕

男子本悬弧,有志在四方。虎竹忝明命,熊侯始张皇。宾登时事毕,诸将备戎装。星飞的屡破,鼓噪武更扬。曾习邹鲁学,亦陪鸳鹭翔。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