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 其二
温庭筠 〔唐代〕
从小识宾卿,恩深若弟兄。相逢在何日,此别不胜情。
红粉座中客,綵斿江上城。尚平婚嫁累,无路逐双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招孟武昌
元结〔唐代〕
风霜枯万物,退谷如春时。穷冬涸江海,杯湖澄清漪。湖尽到谷口,单船近阶墀。湖中更何好,坐见大江水。欹石为水涯,半山在湖里。谷口更何好,绝壑流寒泉。松桂荫茅舍,白云生坐边。武昌不干进,武昌人不厌。退谷正可游,杯湖任来泛。湖上有水鸟,见人不飞鸣。谷口有山兽,往往随人行。莫将车马来,令我鸟兽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横吹曲辞。梅花落
刘方平〔唐代〕
新岁芳梅树,繁苞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小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
白居易〔唐代〕
闻道毗陵诗酒兴,近来积渐学姑苏。罨头新令从偷去,刮骨清吟得似无。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娃宫无限风流事,好遣孙心暂学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王将军
贾岛〔唐代〕
宿卫炉烟近,除书墨未干。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瘢。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唐代〕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译文
注释
松下茅(máo)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云树:高大的树木.苍苍:深青色,幽暗。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戴文进著.《戴叔伦诗文集笺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第276页
2、 汪娟主编.《唐诗三百首》: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159页
译文注释
松下茅(máo)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凉:传达了给人以舒畅之感汀沙:指靠近水边的沙洲。云树:高大的树木.苍苍:深青色,幽暗。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思:指的是思乡的感情。
参考资料:
1、 戴文进著.《戴叔伦诗文集笺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第276页
2、 汪娟主编.《唐诗三百首》: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02:第159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
一二句,描画“行人”傍晚小憩于茅亭的所见,也是对稚JII山水的点染。作为一个赶路的宦游人,在“五月”仲夏的暑热中整日跋涉,直到傍晚才突然发现一个“松下茅亭”,岂不喜出望外;憩息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在暮色映照下显得一片苍茫。上句从小处下笔,工笔描画;下句从大处着眼,泼墨涂染。前后相映,构成一幅意境淡远的松亭晚眺图,含蕴着稚川山水给予异乡“行人”的快感和美感。
三四两句,抒发“行人”于松亭晚眺之中突然唤起的一种油然而生的乡情,实际也在表达对于稚川山水的盛赞。“行人无限秋风思”,是稚川山水给予“行人”的一种无可名状的感发。“行人”二字,在此点出,补明上两句均是“行人”眼中之所见;“秋风思”代指乡愁归思,唤起诗人对故乡一切熟悉亲爱的事物的深切忆念。
此诗的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