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前坐
李群玉 〔唐代〕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群玉
李群玉解去天禄的职务后,回归涔阳,经过二妃庙,题诗二首:“小孤洲的北面浦云边上,二妃的装束还像从前一样完好。寂寂春色中荒凉的古庙对着长江,萋萋荒草里只有一无字的古老碑碣。春风吹拂墓地芳草,夕阳落入深山,杜鹃声声啼哭。仍像皱眉望着舜帝出巡青青的九疑山就在湘水那边。”又写道:“黄陵庙前面的莎草欣欣向荣,黄陵女儿红裙崭新。轻舟小桨..► 153篇诗文 ► 0条名句
华下
司空图〔唐代〕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译文
注释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jiàn)别人家。
故国:指作者的家乡。春归:指春回大地。未有涯:无边无际。小栏高槛:小小的栏杆,高高的横槛。
五更惆(chóu)怅(chàng)回孤枕(zhěn),犹自残灯照落花。
五更:天快亮时称五更。孤枕:指作者自己孤零零地睡着。犹:还。残灯:灯已没油,光也昏暗了。落花:指花朵零落,春即归去。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92-194 .
译文注释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jiàn)别人家。
春回故乡美妙的景象无边无涯,那优美的小栏高槛是别人的家。
故国:指作者的家乡。春归:指春回大地。未有涯:无边无际。小栏高槛:小小的栏杆,高高的横槛。
五更惆(chóu)怅(chàng)回孤枕(zhěn),犹自残灯照落花。
五更时惆怅苦闷又回到我心上,仍是孤灯一盏照着这片片落花。
五更:天快亮时称五更。孤枕:指作者自己孤零零地睡着。犹:还。残灯:灯已没油,光也昏暗了。落花:指花朵零落,春即归去。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92-194 .
赏析
诗的第一句写梦中的境界。作者远离家乡,久久不能归去,又正是大好的春天,思乡之情与眼前之景便衍成一梦,写自己回到了故乡,正是春光洒遍大地,无边无际。这里的“未有涯”三字,既包括姹紫嫣红”、“莺啼燕语”,也有作者的内心活动和无限的喜悦。虽然着笔不多,而喜悦之情却十分明显。次写梦后。一梦醒来,眼前所见却是小栏高槛,环境虽然优美,可惜不是梦中的故乡了,而是“别人家”。在这两句诗中,梦中回到故乡与现实中回不了故乡成了对比,梦中家乡春光大好与醒来“别人家”的“小栏高槛“成了对比。这样便把诗人极度怀念故乡,又恨不得归去的复杂情怀抒发得十分真切。
诗的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写作者梦醒后的心情和环境。这些描写与第一句梦游故乡相对照,与第二句的描写紧紧相连。这里的“小栏高槛”是“别人家”,这里没有了梦游回乡的欢乐,有的只是自己五更独眠,苦闷、惆怅,室内只有残灯一盏,窗外还有纷纷的落花。这样便把诗人的内心世界,把诗人的情态和愁容展示出来,环境的凄凉冷落也写得逼真形象。这样,总观全诗,作者思乡这个题意便表现得更为完整了。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刘禹锡〔唐代〕
长安旧游四十载,鄂渚一别十四年。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初逢贞元尚文主,云阙天池共翔舞。相看却数六朝臣,屈指如今无四五。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久别凡经几多事,何由说得平生意。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世间何事最殷勤,白头将相逢故人。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金州鉴周上人
贾岛〔唐代〕
地必寻天目,溪仍住若耶。帆随风便发,月不要云遮。极浦浮霜雁,回潮落海查。峨嵋省春上,立雪指流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