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
皎然 〔唐代〕
佳人但莫吹参差,正怜月色生酒卮。
山公取醉不关我,为爱尊前白鹭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王判官
徐安贞〔唐代〕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一
王维〔唐代〕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译文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注释
厌见¹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¹厌见:饱见。一作“出入”。
官府¹鸣珂(kē)²有底,崆(kōng)峒(tóng)³散发何人。
¹官府:一作“蹀躞”。²鸣珂: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³崆峒:指仙山。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译文注释
厌见¹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¹厌见:饱见。一作“出入”。
官府¹鸣珂(kē)²有底,崆(kōng)峒(tóng)³散发何人。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¹官府:一作“蹀躞”。²鸣珂: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³崆峒:指仙山。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赏析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王维
王维(年-年,一说年—年),字摩诘(ji),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
又上后园山脚
杜甫〔唐代〕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瘴毒猿鸟落,峡干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幸大荐福寺
宋之问〔唐代〕
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