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终讲伏蒙知府谏议临视学舍宴劳诸生谨成小诗叙谢
朱长文 〔唐代〕
泰山先生久冥寞,世把春秋束高阁。腐儒退隐三十年,独玩遗经思笔削。
滥居师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岁籥。欲遵广路视堂奥,誓辟浮云窥碧落。
兹辰讲解告终篇,敢屈邦君亲视学。邦君旧是补衮才,忠论嘉谟动宸幄。
密为福泽遍寰瀛,暂得麾符出京洛。爱民如子不忍伤,政用中和屏威虐。
深惟教本在庠序,力助儒风止奸恶。群材傥得就长育,百堵何为惮兴作。
耽耽黉舍尽修严,翼翼公堂骤清廓。已欣华构将落成,肯枉双旌率僚幕。
清晨初谒二公祠,重道严师致恭恪。更忘烦暑临讲席,自降威容听扬搉。
羜肥酒酾宴诸生,金印煌煌对褒博。传闻长幼相告语,争诵诗书亲教约。
欢声四出屏阴沴,云雾俄收日华烁。文翁化蜀士皆成,鲁侯修泮民思乐。
自惭传道竟何补,禄食充饥免藜藿。幸逢贤守善承流,喜与吴人醉优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唐代〕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译文
注释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译文注释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赏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元结〔唐代〕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李传秀才归宣州
姚合〔唐代〕
谢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池塘无复见,春草野中生。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殷勤拂石壁,为我一书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唐代〕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译文
注释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江左:即江南。若:汝,你。奈若何:谁能和你相比。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仲文:指晋人殷仲文。据《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颧之弟也。少有才藻,美容貌”。
载酒五松山,颓(tuí)然白云歌。
颓然:感伤之意。《白云歌》:又名《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因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cuō)跎(tuó)。
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yù)嵯(cuó)峨(é)。
郁:阻滞。嵯峨:山高峻貌。
参考资料:
1、 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 .铜陵市: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10-11页
2、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65页
译文注释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秀美的容色多生在南国,你风雅潇洒,真令人无话可说。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江左:即江南。若:汝,你。奈若何:谁能和你相比。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殷仲文一去而不回还,唯有你独立于世,激扬清波。
仲文:指晋人殷仲文。据《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颧之弟也。少有才藻,美容貌”。
载酒五松山,颓(tuí)然白云歌。
带着酒来到五松山上,醉中高唱《白云歌》。
颓然:感伤之意。《白云歌》:又名《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因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中天的月亮已经偏西,但仍遥隔万里拜访你我。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cuō)跎(tuó)。
手把酒壶流连这轮明月,唯恐把大好的时光蹉跎。
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yù)嵯(cuó)峨(é)。
明天你就会离我而去,只剩下高峻的山岭连绵不绝。
郁:阻滞。嵯峨:山高峻貌。
参考资料:
1、 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 .铜陵市: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10-11页
2、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65页
赏析
这是一首颇有新意的离别诗,一首贮满友情和才情的诗歌。
诗一开首,先夸对方的才情。好友殷淑“秀色”江南,“风流”无比,真像才貌双全的殷仲文再生。诗人以“送别”为这首诗诗情的触发点,却未吐离情别绪,反倒特写好友的才华,颇有离题之嫌。其实,其妙需要推敲。首先,写才情是为了突出友情。不平凡的才华和“独立扬清波”的傲岸不羁的性格是双方彼此深入了解并引为同调、至交的不寻常友谊的纽带。友情来自才情,来自相互吸引。其次,友情的深厚引起刻骨铭心的离情之苦:好友一去,知音难觅,还有谁能如此理解和慰抚自己。因此,诗人开头用了曲笔,看似曲折绕远写来,其实却把诗人离别时复杂的痛苦心情含蓄而细腻地表达出来。这样写绕了个弯子,为诗人情感蕴集、积聚做了铺垫。
诗中间直抒离情。诗人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送别场面,引出一幅“五松山月夜送友图”。诗人送友精心选择了月夜五松山这典型环境是颇具匠心。清幽的五松山是美的,月夜的五松山更是妩媚。而一对好友身临其境,勾起漫步山麓,谈诗论文,长啸抒怀,高歌述志的美好友情的回忆。酒、月是诗人李白诗中的宠物。而今五松惜别,诗人又借酒、月写景抒情,颇见奇效;好友举杯话别,“别语缠绵不成句”(黄大临《青玉案》);临别痛饮,对月把酒而歌《白云》;醉不成欢,颓然相对而离情油然而生,坐看月落,别情依依,难舍难分……这幅诗人精雕的“送友图”,景情相生、相融。
尾句“连峰郁嵯峨”除加重了万山阻隔的别离痛苦的沉闷气氛外,还巧妙地抒发了诗人长期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抚酒惜此月”,借酒、月过渡,巧妙自然;借月色流光之喻,发时光飞逝、壮志不遂之牢骚,画龙点睛。
这首诗诗首以夸好友才情为开始,结尾以自己才情无法施展结穴点题,令全诗主旨豁然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