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恽落花诗
王枢 〔唐代〕
花落花开人世梦,衰荣闲事且持杯。
春风底事轻摇落,何似从来不要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进士刘松
李咸用〔唐代〕
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到寺多同步,游山未失期。云低春雨后,风细暮钟时。忽别垂杨岸,遥遥望所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长安送人
周贺〔唐代〕
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雁度池塘月,山连井邑春。临岐惜分手,日暮一沾巾。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怀乡
喻凫〔唐代〕
秋风江上家,钓艇泊芦花。断岸绿杨荫,疏篱红槿遮。鼍鸣积雨窟,鹤步夕阳沙。抱疾僧窗夜,归心过月斜。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唐代〕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昨风一吹 一作:临风一叹)
译文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像低空飘飞的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注释
他乡复行役(yì)¹,驻马别孤坟。
¹复行役:指一再奔走。
近君无干土¹,低空有断云。
¹近君句:意谓君流处土为之不干。
对棋(qí)¹陪谢傅²,把剑觅(mì)徐君³。
¹对棋:对奕、下棋。²谢傅:指谢安。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³把剑句: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译文注释
他乡复行役(yì)¹,驻马别孤坟。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¹复行役:指一再奔走。
近君无干土¹,低空有断云。
君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像低空飘飞的断云。
¹近君句:意谓君流处土为之不干。
对棋(qí)¹陪谢傅²,把剑觅(mì)徐君³。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¹对棋:对奕、下棋。²谢傅:指谢安。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³把剑句: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承袭了《琵琶行》中的凄凉基调。全诗以月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慨叹。
前四句是月比。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他去他在曲江杏极边赏月,曲江是京城长安的风景胜地,也是唐代的皇家御极,杏极在曲江边,朝廷经常在杏极举办宴庆活动。白居易作为左拾遗,官虽不大,但也有机会参加皇家宴会。八月十五,在繁华的曲江杏极赏月饮酒,他的心情无疑是欢畅的。作为强烈月比的,今年他已经被贬到江州来了,无论是环境还是心情,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后四句抒发思乡之情。在环境不利、心情低落时更容易想起故乡,何况是在中秋明月之夜。白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就写他“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著名诗句,抒发他强烈的思乡情绪。从“东南见月几回圆”可以看到,首句说的“昔年”不能理解为“去年”,而是“几年前”,写这首诗时,他在江州已经有几年了。从中也能看到白居易还是在江州。他还是像去年一样处在苦闷之中,还是像去年一样思念他的故乡和亲人。末二句“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耐人寻味。与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近似之意蕴,表达了一种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全诗通他昔之乐与今之苦、昔之欢与今之忧的鲜明比照,表露了谪居生活中的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