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襄邑
清江 〔唐代〕
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
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赠丘衙推
张蠙〔唐代〕
仙都高处掩柴扉,人世闻名见者稀。诗逸不拘凡对属,易穷皆达圣玄微。偶携童稚离青嶂,便被君侯换白衣。任醉宾筵莫深隐,绮罗丝竹胜渔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钱起〔唐代〕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
殷济〔唐代〕
不幸同俘絷,常悲海雁孤。如何一朝事,流落在天隅?永夜多寂寞,秋深独郁纡。欲知相忆甚,终日泪成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长门怨三首
刘皂〔唐代〕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宫殿沈沈月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 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译文
译文注释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后世常以为冷宫的代名词。昭阳:汉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住的地方。后世泛指得宠宫妃所居之处。
赏析
《长门怨》这首乐府旧曲,从它的起因和来历看,就是专门描写和抒发宫怨的作品。刘皂此作也不例外。封建帝王一个人霸占了无数妇女,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大部分人都因为青春虚掷、幸福无望而极端痛苦。出于对这些妇女的同情,出于对不合理的妃嫔制度的不满,宫怨——或者直揭惨状,或者代妇女舒怨洩愤,便成为古代诗人作家常常表现的主题之一。
当然,同是宫怨,诗人所揭示的问题却有多种,表现角度也颇多样,具体方法更是变化无穷。刘皂的《长门怨》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这三首的基本手法都是前二句写失宠官人的形状,后二句写失宠宫人的心情,而重点则在后二句。例如,其一云:“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将已断的君恩与不断的泪行作一鲜明对比。其二云:“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感情表达得强烈而明快。这一首作者稍稍弄了点狡狯,前二句写宫人慵懒之态:蝉鬓慵梳,蛾眉不扫,故意制造了一种轻松随便的气氛和“惯承恩”的假象。后两句乃揭出宫人的内心痛苦。她的心事人们未必知道,实际上她是每日以泪洗面,这才使她成了 “一面残妆”啊!由于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取得了更佳的艺术效果。
宫怨诗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不合理,这是其价值所在。但这类诗总是把基点放在宫人失宠,望宠以及与得宠者的矛盾上,而往往并不从根本上触动妃嫔制度。这又是其明显的局限性所在。
送薛郎中赴江州
张蠙〔唐代〕
几州闻出刺,谣美有江民。正面传天旨,悬心祷岳神。尺书先假路,红旆旋烧尘。郡显山川别,衙开将吏新。散招僧坐暑,闲载客行春。听事棋忘着,探题酒乱巡。好编高隐传,多貌上升真。近日居清近,求人在此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