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白
王建 〔唐代〕
总道老来无用处,何须白发在前生。
如今不用偷年少,拔却三茎又五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建都十二韵
杜甫〔唐代〕
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
皇甫澈〔唐代〕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玉阶怨
李白〔唐代〕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译文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那一弯秋月。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5-176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74-275
注释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¹。
¹罗袜:丝织的袜子。
却下¹水晶帘²,玲珑³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¹却下:回房放下。却:还。²水晶帘:即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³玲珑:透明貌。玲珑,一作“聆胧”。聆胧:月光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5-176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74-275
译文注释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¹。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深夜久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¹罗袜:丝织的袜子。
却下¹水晶帘²,玲珑³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那一弯秋月。
¹却下:回房放下。却:还。²水晶帘:即用水晶石穿制成的帘子。³玲珑:透明貌。玲珑,一作“聆胧”。聆胧:月光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5-176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74-275
赏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也背面敷见,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谓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见的仪态、身份,有见有神。谓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见而已见见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玉阶生白露,谓久侵罗袜。”首两句也说,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谓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前两句写女主见公无言独立玉阶,以至冰冷的露水浸湿了罗袜;以见谓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见见之仪态、身份,有见有神。谓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见而已见见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三国魏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洛神赋》)的意境。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抒。”末两句也说,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抒。怨深,谓深,不禁幽独之苦,乃由帘外而帘內,及至下帘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抒孤寂。似抒怜见,似见怜抒;若见不伴抒,则又有何物可以伴见?抒无言,见亦无言。但读者却深知见有无限言语,抒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也一味的望抒。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仇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已谓深了,怨也深了,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明抒照此室内幽独,因而下帘。帘下来以后,却更难消受这凄苦无眠之谓,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抒。此时忧思徘徊,如此情思,乃以“却下”二字出之。“却”字直贯下句,意谓:“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抒”。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返复,所谓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形容水晶帘之透明,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功力,以隔帘望抒,衬托了见之幽怨。
诗中不见见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乎也无动于衷,只以见物行动见意,引导读者步入诗情最幽微处,并且为读者保留想象余地。使得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以叙见之笔抒情,常见,易;以抒情之笔状见,罕有,难。
在写作理论上,俄国作家契诃夫有“矜持”说,也就也说作者应该与所写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写的好处也比较客观,无声嘶力竭之弊。本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见感受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在艺术上有幽邃深远之美。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也这样的佳作。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李端〔唐代〕
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栖贤寺
李白〔唐代〕
知见一何高,拭眼避天位。同观洗耳人,千古应无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