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姚合 〔唐代〕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
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
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拥鼻
韩偓〔唐代〕
拥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转尽未回头。绿屏无睡秋分簟,红叶伤心月午楼。却要因循添逸兴,若为趋竞怆离忧。殷勤凭仗官渠水,为到西溪动钓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感遇·之廿一
陈子昂〔唐代〕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唐代〕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译文
注释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译文注释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
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债(zhài)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
“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全唐诗》本。“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籍了。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fēi)。
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参考资料:
1、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卷AB答案
赏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王昭君变文 其八
佚名〔唐代〕
明明汉使达边隅,凛凛蕃王出帐趋。大汉称尊成命重,高声读敕吊单于。昨咸来表知其向,今叹明妃奄逝殂?故使教臣来吊祭,远道兼问有所须。此间虽则人行义,彼处多应礼不殊。附马赐其千匹綵,公主仍留十斛珠。虽然与朕山河隔,每每怜卿岁月孤。秋末既能安葬了,春间暂请赴京都。单于受吊复含渧,汉使闻言悉以悲。丘山义重恩难舍,江海虽深不可齐。一从归汉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