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
骥:良马,千里马。伏:趴,卧。枥:马槽。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暮年:晚年。已:停止。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盈,增长。缩,亏,引申为短。但:仅,只。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参考资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骥:良马,千里马。伏:趴,卧。枥:马槽。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暮年:晚年。已:停止。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盈,增长。缩,亏,引申为短。但:仅,只。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参考资料: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
诗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对人生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呢?诗人认为这是不可以的。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接着诗人诗人紧承上意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盈,是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寿;缩,是专职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夭。这就是说,人的寿命的或长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调养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秦将王翦(jiǎn)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收:占领。北:向北(名词用作状语)。略:通掠,掠夺,夺取。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jīng)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yè)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dū)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长侍:长久侍奉。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拜访。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当下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就无法接近秦王。信:凭信之物。亲:亲近,接近。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lù)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yì)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suǐ),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zhēn)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è)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督亢:今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说:同“悦”,喜欢,高兴。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遇:对待。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他人等收为奴婢。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善:好好地。把:握,抓住。揕:刺。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侵犯,欺侮。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这里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偏袒,袒露一只臂膀。扼:握住。拊心:捶胸,这里形容非常心痛。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盛:装。函封之:用匣子封装起来。函,匣子。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cu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qiǎn)荆轲。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工:工匠。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淬,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或者其他液体,急速冷却,使之硬化。濡缕: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wǔ)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忤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为副:做助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chì)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迟之:嫌荆轲动身迟缓。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通“返”。竖子,对人的蔑称。不测:难以预料,表示凶险。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chēn)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秦将王翦(jiǎn)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收:占领。北:向北(名词用作状语)。略:通掠,掠夺,夺取。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jīng)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yè)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dū)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长侍:长久侍奉。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拜访。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当下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就无法接近秦王。信:凭信之物。亲:亲近,接近。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lù)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yì)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suǐ),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zhēn)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è)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督亢:今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说:同“悦”,喜欢,高兴。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遇:对待。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他人等收为奴婢。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善:好好地。把:握,抓住。揕:刺。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侵犯,欺侮。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这里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偏袒,袒露一只臂膀。扼:握住。拊心:捶胸,这里形容非常心痛。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
盛:装。函封之:用匣子封装起来。函,匣子。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cu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qiǎn)荆轲。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工:工匠。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淬,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或者其他液体,急速冷却,使之硬化。濡缕: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wǔ)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忤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为副:做助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chì)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迟之:嫌荆轲动身迟缓。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通“返”。竖子,对人的蔑称。不测:难以预料,表示凶险。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chēn)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本文记述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嬴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赵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嬴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武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立刻穿上上朝的衣服,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当然,《刺客列传》里,谋士田光对燕太子丹说的一段话:“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之荆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怎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武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武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武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这时,左右大臣提醒道:“把剑背在背上,把剑背在背上。”秦王政遂将宝剑背在背上,再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张开双腿坐在地上,傲慢地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仙人揽六箸(zhù),对博太山隅(yú)。
六箸:古人博戏用的器具,类似于棋子,共十二枚,黑白各六枚,以此争胜。太山隅:泰山的一角。
湘娥(é)拊琴瑟,秦女吹笙(shēng)竽(yú)。
湘娥:湘水女神,一说即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秦女:指秦穆公之女。她嫁给萧史,善吹箫。
玉樽(zūn)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局:局促,狭小。安所如:到哪里可安身。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qú)。
韩终:人名,传说中古代的仙人。要:与“邀”相通,邀请的意思。天衢:天上的路。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紫微:星名,古代人认为上帝所居之地。与帝合灵符:指手持神符,让上帝相信自己得以升仙。扶道生:即夹生在道路旁。白虎:古代神话中为上帝守门的神兽。潜光养羽翼:指隐居求仙,得道后长出羽翼,得以升天。进趣:一作“进趋”,行进的意思。徐徐:安稳的样子。与尔长相须:与黄帝相约在天上。
阊(chāng)阖(hé)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仙人揽六箸(zhù),对博太山隅(yú)。
仙人们把揽着黑白各六枚棋子,悠闲地在泰山一角对博。
六箸:古人博戏用的器具,类似于棋子,共十二枚,黑白各六枚,以此争胜。太山隅:泰山的一角。
湘娥(é)拊琴瑟,秦女吹笙(shēng)竽(yú)。
女神湘娥抚弄着琴瑟,秦穆公之女秦娥吹着笙竽。
湘娥:湘水女神,一说即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秦女:指秦穆公之女。她嫁给萧史,善吹箫。
玉樽(zūn)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仙境中,不仅有美妙的音乐,还有美酒珍肴。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而尘世中天地何其狭小,不知道哪里才可以安身。
局:局促,狭小。安所如:到哪里可安身。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qú)。
仙人韩终与王乔,邀请我来到天上。
韩终:人名,传说中古代的仙人。要:与“邀”相通,邀请的意思。天衢:天上的路。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还没举步就已经行了万里路程,轻轻一跃就登上了太虚仙境。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在云端飞腾,天上的风吹着我。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回头看到了上帝所居之所紫微,手持神符,让上帝信任自己得以升仙。
紫微:星名,古代人认为上帝所居之地。与帝合灵符:指手持神符,让上帝相信自己得以升仙。扶道生:即夹生在道路旁。白虎:古代神话中为上帝守门的神兽。潜光养羽翼:指隐居求仙,得道后长出羽翼,得以升天。进趣:一作“进趋”,行进的意思。徐徐:安稳的样子。与尔长相须:与黄帝相约在天上。
阊(chāng)阖(hé)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只见宫门嵯峨,殿高万丈。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玉树夹生于道旁,门枢有守门的神兽。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驾着轻风游览四海,向东经过王母的居所。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俯观五岳之间,人生就如寄居那样无所着落。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真希望能够隐居求仙,得道后长出羽翼,得以升天。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想着往昔黄帝铸好鼎以后,上天便派龙下来迎接,黄帝就骑着龙升天了。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真希望我也如此。在九天中徘徊,希望与黄帝相约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