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杜荀鹤 〔唐代〕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
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万年欢(有感)
王质〔唐代〕
一轮明月,古人心万年,更寸心存。沧海化为黄土,心不成尘。杳杳兴亡成败,满乾坤、未见知音。抚阑干、欲唤英魂,沈沈又没人应。无聊_枕搔首,梦庐中坛上,一似平生。共挽长江为酒,相对同倾。不觉霜风敲竹,睡觉来、海与愁深。拂袖去,塞北河西,红尘陌上寻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
元稹〔唐代〕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我到东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日寄怀
李商隐〔唐代〕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译文
注释
世间荣落重(zhòng)逡(qūn)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荣落:荣显和衰落。重:甚,很。逡巡:顷刻、急速。丘园:家园,乡里。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坐:渐、行将。四春:四年。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纵使有花兼(jiān)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纵使:即使。 可堪:岂堪。又无人:李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与“无人”同慨。又,冯引一本作“更”。
青袍(páo)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年年定”,应上“四春“。居丧期间离职家居,原职仍在。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69
2、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于念等撰稿.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3934
3、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6
4、 宫南.李商隐诗百首注译:九州出版社,2014:37
译文注释
世间荣落重(zhòng)逡(qūn)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荣落:荣显和衰落。重:甚,很。逡巡:顷刻、急速。丘园:家园,乡里。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坐:渐、行将。四春:四年。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纵使有花兼(jiān)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没人把我推荐。
纵使:即使。 可堪:岂堪。又无人:李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与“无人”同慨。又,冯引一本作“更”。
青袍(páo)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年年定”,应上“四春“。居丧期间离职家居,原职仍在。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69
2、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于念等撰稿.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3934
3、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6
4、 宫南.李商隐诗百首注译:九州出版社,2014:37
赏析
一、二两句言世间盛衰变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沦落;今隐于丘园行将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两句言丘园中虽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贫无酒可以消忧,又无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丧,四年杨弁平后移家永乐,仍为秘省正字,官职没有升迁,况且遇到丁忧,故云“年年定”也。五、六对仗衬贴,“青袍似草”、“白发如丝”,不惟设色相映,更叹官卑秩微而头颅渐大;草青、丝自,兼具衰飒之象;“年年定”,一年盼过一年,无丝毫升迁之迹象;“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鬓发日日改白。一“定”一“新”,动感相映,所谓仕进无路,汲引无门也,所以最后感叹“未知何路到龙津”。
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首联领起人事花事二题, “荣落”指人指花都可。诗人首先将“世间”与“我”对比,然后写自己因守丧而困守家园的寂寞生活,颔联写景同时也流露出无聊之状,起承了五痕迹。唐代八、九品官着青色服,诗人由眼前之春草萋萋而联想到自己的九品青袍,本系即景巧喻,而“青袍”与“白发”又形成对比。“年年定”是说久居下僚,“年年”与“日日”的叠字更进一步补足了对比之意。第五句感伤岁月流逝。“龙津”即龙门,尾联是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慨叹无人引进。抒发的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春日诗失之于轻靡,或者说是百无聊赖,有的也有寄托,不过比较直露。李商隐这首诗,从主题上说这首诗没什么新意,但在艺术手法情景浑溶,低徊唱叹,富艳而多气,不多用典故而音节嘹亮,颇有杜诗境界。但在梗概多气上还是不如杜诗同类之作。
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
刘长卿〔唐代〕
浔阳数亩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待,门前秋草闲。忘机卖药罢,无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水流经舍下,云去到人间。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