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寄知己
齐己 〔唐代〕
已得浮生到老闲,且将新句拟玄关。自知清兴来无尽,
谁道淳风去不还。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
此心终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暮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过邓城县作
吴融〔唐代〕
不用登临足感伤,古来今往尽茫茫。未知尧桀谁臧否,可便彭殇有短长。楚垒万重多故事,汉波千叠更残阳。到头一切皆身外,只觉关身是醉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睦州四韵
杜牧〔唐代〕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译文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注释
州在钓台¹边,溪山实可怜²。
¹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²可怜:可爱。
有家皆掩映¹,无处不潺(chán)湲(yuán)²。
¹掩映:遮映衬托。²潺湲:指流水。
好树鸣幽鸟,晴楼¹入野烟。
¹楼:全诗校:“一作峦。”
残春杜陵客¹,中酒²落花前。
¹杜陵客:诗人自指。²中酒:醉酒。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译文注释
州在钓台¹边,溪山实可怜²。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¹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²可怜:可爱。
有家皆掩映¹,无处不潺(chán)湲(yuán)²。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¹掩映:遮映衬托。²潺湲:指流水。
好树鸣幽鸟,晴楼¹入野烟。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¹楼:全诗校:“一作峦。”
残春杜陵客¹,中酒²落花前。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¹杜陵客:诗人自指。²中酒:醉酒。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联)总领全诗,介绍了睦州的位置并对睦州山水
做出了评价“实可怜”,赞赏有佳。之后四句(颔联、颈联)便细说睦州的山山水水,鸟树风光。睦州山水在诗人的诗句中是秀丽的,由景见情,可见当时杜牧心境还是轻松的。诗人按照自然语言规则,选用平字,“好树”“幽鸟”“晴楼”“野烟”都是静态意象,中间加上“鸣”字、“入”字则使这些不同的意象连接并生动起来,意即:鸟儿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更显出树木的幽深、寂静;袅袅的炊烟,使日光照射下的小楼似乎被浸在其中,若隐若现。有力的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实际上睦州是一个远僻小郡。诗人后来在描述这里的环境时写道 :“万山环合,才千余家,夜有哭鸟,昼有毒雾。”诗人离家愈来愈远,思乡之情愈来愈浓。诗中后两句(尾联)“残春”“落花”,透露出伤春之感;“杜陵客”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结合诗人此时外迁的经历,诗人内心苦闷,对仕途坎坷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五律诗,短短四十个字,将睦州的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又感于时节,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露。
观拔河俗戏
李隆基〔唐代〕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隋门。独孤后
周昙〔唐代〕
腹生奚强有亲疏,怜者为贤弃者愚。储贰不遭谗构死,隋亡宁便在江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