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孙村老人(寒食日)
元稹 〔唐代〕
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
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
贯休〔唐代〕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几生知。久交玉帐虽难别,须佐金轮去已迟。唯杜荆州最惆怅,柳门回首落花时。急征只是再登庸,生意人心万国同。燮理久征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程穿岘首春光老,马速商於曙色红。从此龙颜又应瘦,寰瀛俱荷代天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罗隐〔唐代〕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第开。若比紫髯分鼎足,未闻馀力有琼瑰。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官秩已叨吴品职,姓名兼显鲁春秋。盐车顾后声方重,火井窥来焰始浮。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酌酒与裴迪
王维〔唐代〕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译文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给你斟酒愿你喝完能自我宽慰,人心反复无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涛。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朋友即便相携到白首还要按剑提防,要是你盼望先富贵的人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专他一番耻笑罢了。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草色青青,已经全被细雨打湿,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多多进食,保重身体。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8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69-170
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译文注释
酌(zhuó)酒与君君自宽¹,人情²翻覆(fù)³似波澜(lán)。
给你斟酒愿你喝完能自我宽慰,人心反复无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涛。
¹自宽:自我宽慰。²人情:人心。³翻覆: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白首相知¹犹按剑²,朱门³先达⁴笑弹冠⁵。
朋友即便相携到白首还要按剑提防,要是你盼望先富贵的人来提拔你、帮助你,只不过惹得专他一番耻笑罢了。
¹相知:互相知心的朋友。²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提防。³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⁴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⁵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草色全经¹细雨湿,花枝²欲动春风寒。
草色青青,已经全被细雨打湿,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¹经:一作“轻”。²花枝:开有花的枝条。
世事¹浮云何足问²,不如高卧³且加餐⁴。
世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多多进食,保重身体。
¹世事:世务,世上的事。²何足问:不值得一顾。何足,犹言哪里值得。³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指隐居不仕。⁴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8
2、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69-170
赏析
此诗是王维晚年诗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第一句“酌酒与君君自宽”,“君”字重复强调,这是障眼法;骨子里其实是胸中郁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所谓“宽”者,宽人也即宽己,正是因为无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澜”,一曰翻覆,二曰波澜,足见心中愤激之情。
三四句紧承“人情翻覆”,照应止水波澜的外部刺激,强调矛盾两端,铺叙反目成仇,人心无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相知成仇,先达不用,说尽了世态炎凉,当是实有所指。前四句关键在“笑”字。弹冠”本为援手荐引乃同契之义,此处则反用其意,一旦“先达”即笑侮后来弹冠(出仕)者,轻薄排挤,乃至下井落石,此为淋漓之戟骂。金圣叹以为“自是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诚为得言。
从内容上说,五六两句是即景即情,从户内至室外,为酌酒时举目所见,由世态炎凉,人情翻覆展示天地无私,万物亲仁,豁然呈现一新境界。被王国维先生誉为“摄春草之魂”的“细雨湿流光”,诗人用以描写映窗草色;禅宗关于“心动”“物动”的著名偈语,诗人借以描绘照眼花枝,即使单纯作“景语”看,也属上乘。而其蕴涵则在“全经”,“欲动”,由彰显至深密,从象外到象内,大千世界,无所不容;仅观人间之蝇营狗苟,于义愤之外,恍然顿悟。从章法上说,律诗中间两联要求虚实相生,三四句实写,五六句则应当化实为虚,措辞表意不可复犯,方能体现“神韵”“气象”之妙。从道家思想上说,佛家主“虚静”,尚“自然”,和光同尘;深一层探求,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
末两句“世事浮云”与“高卧加餐”由禅意而来。“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所指实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卧”承五六句,超凡脱俗。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亦显亦隐、半儒半释的人生经历与处世态度,给王维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犹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静观;但仰望高谷急湍,依旧凛然飞动,怵目惊心。王维全部诗作均可作如是观,通过《酌酒与裴迪》一诗即可透视此种矛盾心态。
伤郑谷郎中
齐己〔唐代〕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九度仙楼
张九龄〔唐代〕
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谁跨海上鹏?压作参差羽。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掀翻煮石云,大块将天补。渣滓至今在,县瓴分注乳。磊落掷遐荒,龃龉不合土。忙惊日月过,晃漾空中舞。裒益问巨灵,谽谺碍臂武。塞罅制逆流,努力迹骈拇。神禹四载仆,九年梗作雨。纡回杀拗区,澎湃乱飞鼓。漫下祖龙鞭,六丁擭舟府。漫发熊绎矢,非石又非虎。数狭不能制,伊谁可..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