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融
陆龟蒙 〔唐代〕
一夜秋声入井桐,数枝危绿怕西风。霏霏晚砌烟华上,
淅淅疏帘雨气通。君整轮蹄名未了,我依琴鹤病相攻。
到头江畔从渔事,织作中流万尺篊.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田仓曹归觐
钱起〔唐代〕
青丝络骢马,去府望梁城。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逢旧识
贾岛〔唐代〕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春梦秋归故里
吉师老〔唐代〕
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叹花
杜牧〔唐代〕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译文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只遗憾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得太早。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年:686页
注释
自是¹寻春去校²迟,不须惆(chóu)怅(chàng)怨芳时。
¹自是:都怪自己。²校:即“较”,比较。
狂风¹落尽深红色²,绿叶成阴子满枝³。
¹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²深红色:借指鲜花。³子满枝:双关语。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年:686页
译文注释
自是¹寻春去校²迟,不须惆(chóu)怅(chàng)怨芳时。
只遗憾自己寻访春色去的太晚,不必满怀惆怅埋怨花开得太早。
¹自是:都怪自己。²校:即“较”,比较。
狂风¹落尽深红色²,绿叶成阴子满枝³。
狂风已吹尽了鲜红的花朵,现在绿叶成荫果实缀满枝。
¹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²深红色:借指鲜花。³子满枝:双关语。即使是说花落结子,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年:686页
赏析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子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子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子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子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形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形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诗人借寻春迟到,芳华已逝,花开花落、子满枝头,喻少女青春已过,含蓄委婉地抒发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的惆怅之情。此诗通篇采用“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含蓄自然,耐人寻味。
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绿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绿偏要自宽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形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
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隐喻手法的成功运用,又使此诗显得构思新颖巧妙,语意深曲蕴藉,耐人寻味。
送监军李判官
韩翃〔唐代〕
上客佩双剑,东城喜再游。旧从张博望,新事郑长秋。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知君不久住,汉将扫旄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