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张九龄 〔唐代〕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花下醉
李商隐〔唐代〕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译文
注释
寻芳不觉醉流霞(xiá),倚树沉眠日已斜。
流霞:是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沉眠:醉酒之后的深睡。日已斜:指夕阳西下。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更持红烛赏残花:更:再。仿白居易《惜牡丹花》中“夜惜衰红把火看”。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李商隐诗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06 :第97页 .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 .李商隐诗选译 :凤凰出版社 ,2011.05 :第83页 .
译文注释
寻芳不觉醉流霞(xiá),倚树沉眠日已斜。
寻得芳菲不觉被美酒陶醉,倚着花树酣眠红日已西斜。
流霞:是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沉眠:醉酒之后的深睡。日已斜:指夕阳西下。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且等到客散酒醒深夜以后,又举着红烛独自欣赏残花。
更持红烛赏残花:更:再。仿白居易《惜牡丹花》中“夜惜衰红把火看”。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李商隐诗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06 :第97页 .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 .李商隐诗选译 :凤凰出版社 ,2011.05 :第83页 .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诗歌先以寻花开篇。接着沉醉花中,最后写酒醒赏花。通篇都围绕着花来展开。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强烈喜爱。可谓爱花之至。
起首两句先写了寻芳而醉的过程,流露出一种酣醇满足之意。“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眠日已斜”。在这个美好的春日,诗人一路追寻着繁花的踪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喝得大醉。便在夕阳西下之时,依着花树沉沉地睡去。诗人因为爱花,所以怀着浓厚的兴趣,殷切的心情,特地独自去“寻芳”;既“寻”而果然喜遇;既遇遂深深为花之美艳所吸引,流连称颂,不能自已;流连称颂之馀,竟不知不觉地“醉”了。“不觉”二字寓意深广,使花之美、酒之醇以及人之陶醉都包含其中了。而不自知其所以然的情态,笔意极为超妙。“流霞”,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之意。这里用“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从“流霞”这个词语中,可以想象出花的绚烂、美艳,想象出花的芳香和形态,加强了“醉”字的具体可感性。诗人借这含意双关的“醉流霞”表达出生理的醉与心理的醉之间相互作用和奇妙融合。次句“倚树沉眠日已斜”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倚树亦即倚花,花就长在树上,灿若流霞),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叙次井然有序,而又处处紧扣“醉”字。醉眠于花树之下,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熏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所以这“沉眠”不妨说正是对花的沉醉。这一句似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句化出,进一步写出了身心俱醉的迷花境界。
下两句写酒醒后夜半赏花,更显出对花之爱。同时也将美好而满足的气氛转至了凄凉与孤寂。“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客已散,酒已醒,夜已深。与前半夜寻芳时热闹欢欣的情景截然相反,孤独之感重又袭来。在这种环境气氛中,一般人是不会想到欣赏花的;即使想到,也会因露冷风寒、花事阑珊而感到意兴索然。但诗人对花的喜爱却丝毫未减,想要趁着这夜深人静无人打扰之时,再秉着红烛独自欣赏残花,对花之痴迷已显露无遗。同时诗句中的“红烛”与“残花”又进一步地构成了对比,更显花之残。诗人想到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也许就将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连之情便油然而生,促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机领略行将消逝的美,于是,便有了“更持红烛赏残花”这一幕。在夜色朦胧中,在红烛的照映下,这行将凋谢的残花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仿佛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华,美丽得像一个五彩缤纷而又隐约朦胧的梦境。夜深酒醒后的“赏”,正是“醉”的更进一步的表现,同时也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不舍,怜惜之情油然而生。结句的意境与诗人早年失意科场时之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留得枯荷听雨声”相似,枯荷与残花,都是为普通人所忽视的,可是诗人将之与雨滴、红烛相配合。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散发出一种凄美之感,深受读者的喜爱。苏轼《海棠》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敞烧高烛照红妆”即从此句化出。只是略去了李商隐诗中的一些凄凉之感。
整首诗围绕着花进行,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显出对花的痴迷。不仅爱盛开之花。甚至也能从凋落之花中看到美,甚为难得。
前汉门。薛公
周昙〔唐代〕
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上中良策知非用,南取长沙是死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古人名诗
权德舆〔唐代〕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官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