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挽歌辞·其三

陶渊明 〔魏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注释

注释
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嶕(jiāo)峣(yáo):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zhāo):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山阿(ē):山陵。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 题葛毓珊先生三十岁蒲团遗照

高燮〔魏晋〕

当湖文献,论旧家应数,葛天苗裔。余韵流风长不尽,见说是翁高致。海国波涛,兵戈涕泪,回首都如寄。头颅无恙,神光时现眉际。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纱 其五

高燮〔魏晋〕

往事重提泪有痕。天涯回首黯消魂。心期负了不堪论。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许询诗

孙绰〔魏晋〕

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野有寒枯,朝有炎郁。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关东为宁成号

佚名〔魏晋〕

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二

高燮〔魏晋〕

山庐好,畎亩旧家风。釜底柏香蒸饭熟,瓮头酒气酿糟浓。岁暮庆农功。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