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唐代〕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复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译文
韵译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
远在他乡和大伙喝着菊花酒,身隔万里伤心望着雁飞南天。
散译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注释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玄武山:蜀地山名。
积风烟:极言山川阻隔,风烟弥漫。
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黄,称黄花,又称金花。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
鸿雁天:鸿雁飞翔的天空。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古乡的山川。这一句非常恰切地写出了游子此时此地的望乡动态。次句由动态转写心情,这种“归心归望”的情怀,不是直抒胸臆抒发出来,而是寄寓在“风烟”中,一个“积”字很有分量,道出了归心归望的程度。风烟有多浓多广,那么诗人的“归心归望”也就有多浓多广。这样表现了诗人的归思归望是浓浓的厚厚的。

  最后两句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节日的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身隔万里,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向南天。重阳登高喝菊花酒是习俗,饮酒是叙事,而游子此时思归,难免多饮几杯,借以消乡愁,这就是事中寓情;饮酒消乡愁,叙事中寄寓了乡愁之情。“鸿雁天”是写景,是鸿雁南飞之景,而诗人是范阳人,雁南飞而反衬人不能北归,这就是景中含情了。

  杨慎举出此诗与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认为两诗雷同。实际上,王诗与此诗正好可以参读。王、卢的《九日》诗,虽然题材相同,构思相似,但是王诗的结句,问得痴情,问得无理而妙,表现诗入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诗的结句,是以雁南飞反衬人不可北归的乡思.。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艺术特色不同,非抄袭雷同可比。这两首诗,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构思细密,结构完整,是唐人绝句中的名篇。所谓“王、扬、卢、骆当时体”也。具实卢照邻的诗,以“适意为宗”,“不以繁辞为贵”,题材广泛,深情流丽,雄劲自然,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无论是在“初唐四杰”中还是在整个害初诗坛,都是十分突出的。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卢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 102篇诗文 ► 0条名句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江雨

张泌〔唐代〕

雨溟溟,风泠泠,老松瘦竹临烟汀。空江冷落野云重,村中鬼火微如星。夜惊溪上渔人起,滴沥篷声满愁耳。子规叫断独未眠,罨岸春涛打船尾。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贯休〔唐代〕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只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登楼喜色禾将熟,望国诚明首不回。驾驭英雄如赤子,雌黄贤哲贡琼瑰。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木铎声中天..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送人

司空曙〔唐代〕

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均赋征三壤,登车出五湖。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吴筠〔唐代〕

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且盼蓬壶近,谁言昆阆遥。悠悠竟安适,仰赴三天朝。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凌朝浮江旅思

马周〔唐代〕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