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李绅 〔唐代〕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惟待素规澄满镜,
莫看纤魄挂如钩。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绅
作诗悯农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七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 128篇诗文 ► 0条名句
笔
徐寅〔唐代〕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肥水阵,锋聒还学历山耕。毛乾时有何人润,尽把焚烧恨始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题农父庐舍
丘为〔唐代〕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译文
注释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东风:春风。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chéng)流水处,耒(lěi)耜(sì)平芜(wú)间。
沟塍:田埂和田间的水沟。塍:田埂。耒耜:古代一种象犁的翻土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饭牛:喂牛。闭关:闭门谢客,也指不为尘事所扰。
译文注释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春风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呢?已经吹绿了湖泊上面的山峰。
东风:春风。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湖泊上面的春意既然早来,种田的人民整天都闲不下来。
沟塍(chéng)流水处,耒(lěi)耜(sì)平芜(wú)间。
农民拿着耒耜在田间劳作,修沟引水铲除杂草躬耕不缀。
沟塍:田埂和田间的水沟。塍:田埂。耒耜:古代一种象犁的翻土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傍晚时分农民将牛喂饱后,回到家里把门关上睡觉去了。
饭牛:喂牛。闭关:闭门谢客,也指不为尘事所扰。
赏析
这首诗虽称“题农父庐舍”,所写内容却与农舍无关而是反映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春风吹绿了湖边的山野,田家也开始了春耕,平整土地,喂养耕牛,整日不得闲暇。而诗中田家实际上是归耕的隐士,春耕之余闭门谢客,体现了一种隐逸情怀。通篇语言清新自然。
起句看似平易,实具巧思。“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以平易质朴,明白如话的诗句,表现在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诗句如口头语、家常话,却写出了物候特点和人们的普遍感觉,诗意盎然。特别是一个“绿”字,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见出作者驾轻就熟的“炼字”功夫。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大概就是受此启发。
紧接下来的四句是写农家春忙。“湖上青既早,田家日不闲”是概括地写。“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是具体地写。湖色青青,农人们在田间躬耕不辍。这两句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写的是农人正在田间渠边劳作的景象。这是一对联语,对仗工整。
结尾两句是写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休息。饭牛就是喂牛。关即门闩,闭关就是闭门。傍晚时分,农人们给勤劳,一天的耕牛喂饮后,关上柴门回到家中休息。结句“归来还闭关”,一方面是写农人劳累了一天,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工,需要及早休息,这从一个侧面含蓄地写出了春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农人们无事不相往来、互不相扰、闭关自守的心理状态。整首诗生动地展示了在社会安定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生活。
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欣赏态度来赞美农家生活的。他对农民生活作了诗化、美化、理想化,可以说这是一曲“田园牧歌”。从这首诗的情调,读者也可隐约看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态。
酬于訢校书见贻
朱庆馀〔唐代〕
能□得从军,清嬴□□□。绮罗徒满目,山水不离心。暂别愁花老,相思倚竹阴。家贫无以养,未可话抽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权德舆〔唐代〕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西归出斜谷
雍陶〔唐代〕
行过险栈出褒斜,出尽平川似到家。万里客愁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