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唐代〕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复制

赏析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该怎么办。他觉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滕宗谅

吕岩〔唐代〕

华州回道人,来到岳阳城。别我游何处,秋空一剑横。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温泉歌

张九龄〔唐代〕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温谷葱葱佳气色,离宫奕奕叶光辉。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温驸马汝阳王

徐晶〔唐代〕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月

齐己〔唐代〕

病起见秋月,正当三五时。清光应鉴我,幽思更同谁。惜坐身犹倦,牵吟气尚羸。明年七十六,约此健相期。
详情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四首

李商隐〔唐代〕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
详情
Copyright © 2024 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4038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