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李益 〔唐代〕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
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
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磷?吹火荧荧又为碧,
有鸟自称蜀帝魂。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秦亡汉绝三十国,
关山战死知何极。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满营战马嘶欲尽,
毕昴不见胡天阴。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秦坑赵卒四十万,
未若格斗伤戎虏。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乃分司空授朔土,
拥以玉节临诸侯,汉为一雪万世仇。我今抽刀勒剑石,
告尔万世为唐休。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
尔独不可以久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襄州春游
皮日休〔唐代〕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初冬偶作
皮日休〔唐代〕
豹皮茵下百馀钱,刘堕闲沽尽醉眠。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九日
李白〔唐代〕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译文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手携一壶流霞酒,采取这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地远松石扬,风扬弦管清。
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扬远,微风吹来,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酒杯中倒映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注释
今日云景好¹,水绿秋山明。
¹云景好:景物好。
携壶酌(zhuó)流霞¹,搴(qiān)菊²泛寒荣³。
¹流霞:美酒名。²搴菊:采取菊花。³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shāng)¹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¹觞:古时的酒杯。
落帽¹醉山月,空²歌怀友生³。
¹落帽:典出《晋书》,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²空:徒然。³友生:朋友。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译文注释
今日云景好¹,水绿秋山明。
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¹云景好:景物好。
携壶酌(zhuó)流霞¹,搴(qiān)菊²泛寒荣³。
手携一壶流霞酒,采取这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¹流霞:美酒名。²搴菊:采取菊花。³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古远,微风吹来,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窥觞(shāng)¹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酒杯中倒映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¹觞:古时的酒杯。
落帽¹醉山月,空²歌怀友生³。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¹落帽:典出《晋书》,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²空:徒然。³友生:朋友。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诗。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地远松石古”四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赏秋时的见闻和感受。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松柏葱茏,怪石嶙峋,阵阵微风吹来,响起松涛清越高雅的音韵,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佳节美景令诗人陶醉,禁不住举杯照欢颜,杯中映出自身的笑容。“还自倾”三字表现了诗人悠然自乐,兴趣盎然的神态。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尾句由写景转为抒情。诗人独自一人饮酒赏秋,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不胜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无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狂放高歌中充满了思念故交之情。
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李端〔唐代〕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