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
储光羲 〔唐代〕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及第后送家兄游蜀
李远〔唐代〕
人谁无远别,此别意多违。正鹄虽言中,冥鸿不共飞。玉京烟雨断,巴国梦魂归。若过严家濑,殷勤看钓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赐姚崇
武则天〔唐代〕
依依柳色变,处处春风起。借问向盐池,何如游浐水?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省试风光草际浮
刘禹锡〔唐代〕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出塞作
王维〔唐代〕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译文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译文注释
Object moved
Object moved to here.
赏析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适《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平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蕃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御,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此联对军事行动本身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
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刻画形象,有声有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此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
此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前四句写敌人的勇悍和嚣张气焰,意在反衬出大唐守边将士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借用“护羌校尉刀、“破辽将军”、“霍嫖姚”典故比喻将能卒勇,比直接描写更能启发读者,更有余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