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李德裕 〔唐代〕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李德裕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唐时期牛党、李党两派士大夫进行的朋党之争,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宪宗时期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前后将近四十年。《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牛党领袖是牛僧孺、李宗闵和李逢吉,而李党的领袖则是李德裕、裴度和李绅。 唐宪宗年间,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科考时批评朝政。考官认为二人符合选择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 161篇诗文 ► 0条名句
赠陈二补阙
杜甫〔唐代〕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宴伊东岸
李端〔唐代〕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蒲中霁后晚望
薛能〔唐代〕
河边霁色无人见,身带春风立岸头。浊水茫茫有何意,日斜还向古蒲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岐下闻子规
吴融〔唐代〕
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偶因陇树相迷至,唯恐边风却送回。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谁怜越客曾闻处,月落江平晓雾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岑参〔唐代〕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译文
注释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出鸟外:高出飞鸟之外。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天围:苍天笼罩。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kē)缘青壁,瓜田傍(bàng)绿溪。
酒榼:酒器。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xié)。
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爱客:好友。相携:互相携手,指同游。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乡园:指长安。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迷:模糊不清。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32-133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0-282
译文注释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西亭高高超出飞鸟以外,登上西亭便与浮云相齐。
出鸟外:高出飞鸟之外。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树影点点千家显得渺小,青天四围万岭顿觉更低。
天围:苍天笼罩。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残虹挂在陕州北面天空,秋雨阵阵随风飘过关西。
残虹:将要消失的彩虹。陕北:陕州以北。关西:函谷关以西。
酒榼(kē)缘青壁,瓜田傍(bàng)绿溪。
美酒几壶靠在青崖旁边,瓜田一片傍着绿色小溪。
酒榼:酒器。缘青崖:傍依着青青的山崖。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xié)。
身居微官本觉不足称道,欣逢好友携手同在一起。
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称道,不值得重视。爱客:好友。相携:互相携手,指同游。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只有远望遥遥长安故园,心中恋恋望去更觉清晰!
乡园:指长安。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迷:模糊不清。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32-133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0-282
赏析
诗的一开头点出登亭。第一句写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鸟外,从登前写亭高。第二句写登临后向四周望,身与浮云相齐,从登后写字高。三、四两句开始写登亭后的“观眺”。用山下的点点树影,千村万落和眼前的苍天,脚下的群山烘托“亭高”,并构织出辽远的画面。五、六两句以西亭所见景物。点出登临时的天气。“残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气特征,从而暗示“早秋”。一“挂”一“过”,一静一动,景象十分生动;而从“陕北”、“关西”两个大的方位来写,尤其符合登高的特点,场面辽远而开阔。七、八两句由远眺写到近观,均从颜色着笔来写,陡峭“青壁”,弯弯“绿溪”,加上“洒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风光写得别有风致。
以上由登亭写到观眺,以下写登亭观跳所感。“微官”两句反映着诗人的不得意,但却出之以放达之语;而诗的最后两句“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才写出真心思:对长安的留恋,其中包含政治上的希望,如“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题虢州西楼》),所反映的显然不单是乡土之情。“望”字也就自然照应了题目“观眺”二字。
这篇作品以“高亭”为观察点,以“观眺”为线索,开头写登亭,接着六句写登亭“观眺”所见,结尾四句写登亭“观眺”所感,层次井然有序。此诗虽为五古,中间写“观眺”六句却两两对偶,上下两句分别从不同角度构成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在上文登高远眺基础上,仍扣应“观眺”二字来写所感,线索清楚,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