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严八判官
刘方平 〔唐代〕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出塞能全仲叔策,
安亲更切老莱心。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经檀道济故垒
刘禹锡〔唐代〕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译文
注释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檀(tán)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万里长城:此用檀语。
秣(mò)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jiū)。
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46-148页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梁守中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14页
译文注释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
檀(tán)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万里长城:此用檀语。
秣(mò)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jiū)。
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46-148页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梁守中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14页
赏析
诗人见到檀道济故垒,回想檀道济被枉杀一事,顿生感慨,故首两句即以“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伤之,对檀道济的无罪被杀这一深悲极痛之事一掬同情之泪。然虽伤之,亦含赞颂景仰檀道济之意,此从将檀道济比喻为巍巍万里长城可见。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发其沉痛情感。次句“荒营野草秋”,以眼前荒凉萧条之景寄托其悲凉沉痛之思。由于诗人心头别有一层现实的凄楚哀感在,因此一登旧垒,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数百年前遭冤被害者的愤怒的抗议声立即在耳际回响。这种历史与现实在心头的交感共鸣,不是说明诗人的历史意识特别强烈,而是说明诗人需要借助历史来抨击现实,抒发积愤,悼念友人。诗人的友人王叔文是中唐的政治家。在唐顺宗支持下,他主持永贞革新,兴利除弊,曾使“人情大悦”。后来不幸被宪宗“赐死”。诗人认为这也是自坏长城。三,四两句化用民谣入诗。据作者自注: “史云:当时人歌曰‘可怜《白符鸠》,枉杀檀江州。‘”檀道济的被杀,尽管宋文帝给他罗列了一大堆罪状,但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的同情在遭冤者一边。这首民谣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诗的言外之意是说,对于王叔文的无罪被“枉杀”,历史也会作出公正的判别,人民的同情也在王叔文一边。借古人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而又妙在不肯说破,遂使全诗意蕴深厚,寄慨无穷。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
皇甫冉〔唐代〕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自惜
孟郊〔唐代〕
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坐甘冰抱晚,永谢酒怀春。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李端〔唐代〕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