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送别
皇甫松 〔唐代〕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思帝乡·云髻坠
韦庄〔唐代〕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译文
注释
云髻(jì)坠(zhuì),凤钗(chāi)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qī)。
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坠:一作堕。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唐人习用语。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
翡(fěi)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依依:留恋不舍。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谓漏刻缓慢。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谓盟誓深广,两心共知。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朱东润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 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30-431页&钟尚钧 马大品 黄为之责任编辑 刘键.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642-643页&(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98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460页&(唐)韦荘.韦荘集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8页&(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韦庄(齐涛笺注).韦庄诗词笺注 第2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3-624页&李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
译文注释
云髻(jì)坠(zhuì),凤钗(chāi)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qī)。
如云发髻飘坠,凤钗在耳边低垂,浑身无力慵懒地斜倚在枕上。
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坠:一作堕。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唐人习用语。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
翡(fěi)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依依:留恋不舍。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谓漏刻缓慢。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谓盟誓深广,两心共知。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朱东润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编 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430-431页&钟尚钧 马大品 黄为之责任编辑 刘键.中国历代诗歌类编[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642-643页&(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98页&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辞典[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460页&(唐)韦荘.韦荘集校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8页&(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韦庄(齐涛笺注).韦庄诗词笺注 第2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3-624页&李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相思难眠。开头两句写明主人公髻偏、钗垂,无力凭枕的情思。已暗示了她心思重重。“翡翠”二句是写女子在漏长更深、月落屏暗之时,整夜辗转难眠的苦况。最后两句,说出事由。“说尽”二字,直贯而下,谓其恋恋不忘,两心至死不渝。
词的风格表现为清丽疏淡,是民间词的拟作,写的是闺情,以女子口吻出之,情感显得十分真挚。神韵格调迫近民歌,感情热烈、真挚,率真抒情,很明显受到民间作品的影响,像元人散曲。
韦庄所作《思帝乡》共2首,在体式上略有变化,所写内容则大致相近,前一首词咏闺情,抒写相思的情怀,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开头四句,描写女主人公的妆饰与情态:髻坠,钗垂,困乏无力,倚枕而卧,暗示出人物的孤寂与慵懒;“翡翠”二句,着意渲染长夜寂寂的环境气氛,用以衬托人物辗转不眠整夜;末尾两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著追求。
此词写闺妇相思愁情,词中写女子孤寂无奈情态形象鲜明,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调寄《思帝乡》,当是思唐之作,而托为绮词。身既相蜀,焉能求谅于故君?结句言此心终不忘唐,犹李陵降胡,未能忘汉也。”认为此词是以绮词表象掩盖的思唐之作的这种托寓说法,固然有穿凿附会的嫌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韦庄此词抒情真切的特征。
秦原春望
张乔〔唐代〕
无穷名利尘,轩盖逐年新。北阙东堂路,千山万水人。云离僧榻曙,燕远凤楼春。荏苒文明代,难归钓艇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判僧云晏五人聚赌喧诤语
韩滉〔唐代〕
正法何曾执贝,空门不积馀财。白日既能赌博,通宵必醉尊罍。强说天堂难到,又言地狱长开。并付江神收管,波中便是泉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南旅情
祖咏〔唐代〕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译文
注释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楚山:楚地之山。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为报空潭(tán)橘,无媒寄洛桥。
潭橘:吴潭的橘子。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译文注释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
楚山:楚地之山。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
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为报空潭(tán)橘,无媒寄洛桥。
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潭橘:吴潭的橘子。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赏析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山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人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用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许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是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的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的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游仙四首 其三
王绩〔唐代〕
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昆。逆愁归旧里,萧条访子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