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妓帕
李回 〔唐代〕
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
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皮日休〔唐代〕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唐代〕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别离 一作:离别)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注释
待到秋来九月八¹,我花开后百花杀²。
¹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²杀:草木枯萎。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jiǎ)¹。
¹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译文注释
待到秋来九月八¹,我花开后百花杀²。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¹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²杀:草木枯萎。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jiǎ)¹。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¹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赏析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白居易
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元稹〔唐代〕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
刘长卿〔唐代〕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孙逸人归庐山
齐己〔唐代〕
独自担琴鹤,还归瀑布东。逍遥非俗趣,杨柳谩春风。草绕村程绿,花盘石磴红。他时许相觅,五老乱云中。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