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友馀辞 水芋头
王质 〔唐代〕
不粤卵,不岷鸱,虽沉波,堪作魁。葧脐叶搓牙,芥■苗整齐。
水芋头,水芋头,江湖百年无一愁,南湾北湾皆膳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惜落花
白居易〔唐代〕
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莫怪添杯饮,情多酒不禁。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桃源篇
权德舆〔唐代〕
小年尝读桃源记,忽睹良工施绘事。岩径初欣缭绕通,溪风转觉芬芳异。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渐入空濛迷鸟道,宁知掩映有人家。庞眉秀骨争迎客,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汉代有衣冠,犹说秦家变阡陌。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饭出青囊。相逢自是松乔侣,良会应殊刘阮郎。内子闲吟倚瑶瑟,玩此沈沈销永日。忽闻丽曲金玉声,便使老夫思阁笔。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夏州道中
黄滔〔唐代〕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初冬述怀
王翰〔唐代〕
带起儒冠五十年,误身方觉为儒冠。家贫那得连朝醉,岁歉难逢一日欢。藜杖缚床宜足矮,木绵裁被称身宽。功名百念如灰冷,只有诗狂不可镌。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韦处士郊居
雍陶〔唐代〕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译文
注释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qì)琴声滴暗泉。
绕砌:石阶。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万条寒玉:玉质清凉,故称寒玉。多用以比喻清冷雅洁之物。此指寒竹。
参考资料:
1、 萧枫,桑希臣.唐诗宋词元曲二:线装书局,2002.01:第659页
2、 刘斯奋,刘斯翰.唐宋诗词彩图辞典:花城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103页
译文注释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qì)琴声滴暗泉。
红叶在风中纷纷飘落,铺满了整个庭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步上台阶,只听叮叮咚咚的琴声在身畔缭绕,哦,原来正溅落着一道隐蔽的飞泉。
绕砌:石阶。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走出门外,已是夕阳西下,秋天的景色也失去了平时的姿彩。只剩下冷森森的万竿绿竹。沉沉的暮烟正从蜿蜒流淌的溪水上升腾起来。
万条寒玉:玉质清凉,故称寒玉。多用以比喻清冷雅洁之物。此指寒竹。
参考资料:
1、 萧枫,桑希臣.唐诗宋词元曲二:线装书局,2002.01:第659页
2、 刘斯奋,刘斯翰.唐宋诗词彩图辞典:花城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第103页
赏析
首联写韦处士郊居庭院景物,起句描写整个庭院满是飘飞飘落的红叶,将深秋庭院装点得色彩绚丽、纹饰斑斓,极富诗情画境。所以,诗人以“诗境”二字赞叹共庭院之奇景妙境,虽然抽象,但却绝佳,堪称微妙夺神。而韦处士并不去清扫地面的红叶,顺其自然,一任红叶飘落,表现出韦处士喜爱、欣赏自然野趣的兴致。次句写韦处士室内弹琴,那清泠的琴声在庭院台阶间缭绕回旋,从琴声流荡之间,不时地从暗处传出泉水滴答的声响,琴声有暗泉的泉水滴答声响陪伴,汇成自然美妙的音韵和旋律。古代弹奏琴声,多有觅求知音的寓意。此处,写琴声有暗泉相伴,暗示出韦处士以自然天籁为知音的自得其乐的清高。
次联写韦处士郊居门外的景物。三句写门外正是秋晚黄昏晴好的天气,放眼望去,满目秋色,一个“老”字,点染出秋色的苍翠浓深。末句以“寒玉”、“溪烟”之意象描摹秋色之“老”。“寒玉”,一般形容清冽雅洁的物象,如水、月、竹。此诗“万条寒玉”,是形容、描摹韦处士门外生长了茂密的苍翠挺拔的青竹,好像万条寒洌的碧玉清高地耸立于尘世。“一溪烟”,是写韦处士门外临近一条溪流,那溪流从万条寒玉之间穿过,水面上飘浮着如烟似雾的潆漾水气,更烘衬出韦处士郊居的清幽、雅洁,特别是“寒玉”意象更具隐喻意味,似乎衬托并象征着韦处士的人格与精神。全诗一句一景,按照“满庭”与“门外”两截描摹,借境写入,见境知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