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哉行
薛据 〔唐代〕
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良工不我顾,有用宁自媒。
怀策望君门,岁晏空迟回。秦城多车马,日夕飞尘埃。
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我闻雷雨施,天泽罔不该。
何意斯人徒,弃之如死灰。主好臣必效,时禁权不开。
俗流实骄矜,得志轻草莱。文王赖多士,汉帝资群才。
一言并拜相,片善咸居台。夫君何不遇,为泣黄金台。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任阆中下乡检田登艾萧山北望
薛光谦〔唐代〕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进士赵能卿下第南归
郑谷〔唐代〕
不归何慰亲,归去旧风尘。洒泪惭关吏,无言对越人。远帆花月夜,微岸水天春。莫便随渔钓,平生已苦辛。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苏台览古
李白〔唐代〕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译文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注释
旧苑(yuàn)¹荒台杨柳新,菱(líng)歌²清唱³不胜春。
¹旧苑:指苏台。苑:园林。²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³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¹。
¹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译文注释
旧苑(yuàn)¹荒台杨柳新,菱(líng)歌²清唱³不胜春。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¹旧苑:指苏台。苑:园林。²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³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¹。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¹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赏析
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的落寞。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而“杨柳新”,又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第二句,继续对这种感受作进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传来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江南小调,更为这人世间不尽的春花春月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蜜意。不胜,犹不尽。“不胜春”三字,似乎将人们的欢乐推向了极致。但此时此刻,正是这些歌声,勾引起诗人的无限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中的长夜之饮,都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盘旋浮动,使诗人躁动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两句。这是经由“旧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这两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飞跃。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