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鸿渐赴越
皇甫冉 〔唐代〕
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远。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释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杂歌谣辞 苏小小歌
李贺〔唐代〕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答太原从事杨员外送别
马戴〔唐代〕
君将海月佩,赠之光我行。见知言不浅,怀报意非轻。返照临歧思,中年未达情。河梁人送别,秋汉雁相鸣。衰柳摇边吹,寒云冒古城。西游还献赋,应许托平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陈情上李景让大夫
刘得仁〔唐代〕
一被浮名误,旋遭白发侵。裴回恋明主,梦寐在秋岑。遇物唯多感,居常只是吟。待时钳定口,经事压低心。辛苦文场久,因缘戚里深。老迷新道路,贫卖旧园林。晴赏行闻水,宵棋坐见参。龟留闲去问,僧约偶来寻。望喜潜凭鹊,娱情愿有琴。此生如遂意,誓死报知音。上德怜孤直,唯公拔陆沉。丘山恩忽被,蝼蚁力难任。作鉴明同日,听言重若金。从兹更无限,翘足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经檀道济故垒
刘禹锡〔唐代〕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译文
注释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檀(tán)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万里长城:此用檀语。
秣(mò)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jiū)。
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46-148页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梁守中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14页
译文注释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
檀(tán)道济:刘宋时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万里长城:此用檀语。
秣(mò)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jiū)。
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秣陵:即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号曰金陵。地址在今江苏江宁。士女:指有识的男男女女。白符鸠:舞曲名,出自江南。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凤凰出版社,2014.10:第146-148页
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梁守中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刘禹锡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14页
赏析
诗人见到檀道济故垒,回想檀道济被枉杀一事,顿生感慨,故首两句即以“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伤之,对檀道济的无罪被杀这一深悲极痛之事一掬同情之泪。然虽伤之,亦含赞颂景仰檀道济之意,此从将檀道济比喻为巍巍万里长城可见。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发其沉痛情感。次句“荒营野草秋”,以眼前荒凉萧条之景寄托其悲凉沉痛之思。由于诗人心头别有一层现实的凄楚哀感在,因此一登旧垒,便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数百年前遭冤被害者的愤怒的抗议声立即在耳际回响。这种历史与现实在心头的交感共鸣,不是说明诗人的历史意识特别强烈,而是说明诗人需要借助历史来抨击现实,抒发积愤,悼念友人。诗人的友人王叔文是中唐的政治家。在唐顺宗支持下,他主持永贞革新,兴利除弊,曾使“人情大悦”。后来不幸被宪宗“赐死”。诗人认为这也是自坏长城。三,四两句化用民谣入诗。据作者自注: “史云:当时人歌曰‘可怜《白符鸠》,枉杀檀江州。‘”檀道济的被杀,尽管宋文帝给他罗列了一大堆罪状,但历史是公正的,人民的同情在遭冤者一边。这首民谣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诗的言外之意是说,对于王叔文的无罪被“枉杀”,历史也会作出公正的判别,人民的同情也在王叔文一边。借古人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而又妙在不肯说破,遂使全诗意蕴深厚,寄慨无穷。
商山道中
张乔〔唐代〕
春去计秋期,长安在梦思。多逢山好处,少值客行时。云起争峰势,花交隐涧枝。停骖一惆怅,应只岭猿知。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