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
杜甫 〔唐代〕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译文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
湛湛与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注释
南京犀(xī)浦(pǔ)道¹,四月熟黄梅。
¹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
湛(zhàn)湛¹与长江去,冥(míng)冥²细雨来。
¹湛湛:水深而清。²冥冥:昏暗。
茅茨(cí)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wō)¹与岸回。
¹盘涡:急水旋涡。
译文注释
南京犀(xī)浦(pǔ)道¹,四月熟黄梅。
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
¹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
湛(zhàn)湛¹与难江去,冥(míng)冥²细雨来。
深而清的河水向难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¹湛湛:水深而清。²冥冥:昏暗。
茅茨(cí)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
竟日蛟龙喜,盘涡(wō)¹与岸回。
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¹盘涡:急水旋涡。
赏析
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
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注释
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
湛湛:水深而清
冥冥:昏暗
盘涡:急水旋涡
赏析
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
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篇诗文 ► 条名句
完善猜您喜欢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杜甫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 1144篇诗文 ► 0条名句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皮日休〔唐代〕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沉痼冷如灰。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刘相公见访
贯休〔唐代〕
千骑拥朱轮,香尘岂是尘。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庄叟因先觉,空王有宿因。对花无俗态,爱竹见天真。欹枕松窗迥,题墙道意新。戒师惭匪什,都讲更胜询。桃熟多红璺,茶香有碧筋。高宗多不寐,终是梦中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乘月过西郊渡
韦应物〔唐代〕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火山云歌送别
岑参〔唐代〕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译文
注释
火山突兀(wù)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突兀:高耸的样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火云:炽热的赤色云。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风。薄暮:接近天黑时。浑:还是。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yūn)半掩交河戍。
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戍:戍楼。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1
2、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39
3、 彭国忠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
译文注释
火山突兀(wù)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突兀:高耸的样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火云:炽热的赤色云。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风。薄暮:接近天黑时。浑:还是。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yūn)半掩交河戍。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戍:戍楼。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1
2、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39
3、 彭国忠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
赏析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审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此诗前四句连贯而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们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现“火”字,描写的笔锋在“山”“云”上腾挪,让人感到诗人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兴奋不已。“满山凝未开”从正面具体展现火山云的外观,主体感强。“飞鸟千里不敢来”紧接着从侧面渲染这外观的奇异可惧。火山云的形象便鲜明突出。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
前四句是大笔勾勒,目的在于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次四句笔锋一顿,转写火山云的动态。“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同“满山凝未开”的厚重浓浊相比,这种动态的云轻盈灵巧多了。“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句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势。
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空间的横向展开。对火山云的描写便可告一段落,结尾二句自然归结到送别上来。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实际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
诗人曾两次出塞,边疆的风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砺了他的意志,军中生活的粗犷豪迈锤炼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临别不伤,通过歌咏塞外特有的奇丽不凡的景色为对方壮行。